明火猛烈,在這裏站不上半分鐘便已滿頭大汗,不單上身熱,因穿着短褲,連大腿也受熱量威脅,未有餘閒擔心腿毛有否被燒焦便已把專注力轉向那重甸甸的生鐵鑊。想不到一隻鑊竟有如斯重量,心裏正叫「大鑊」之際便已要把大量生油澆在鑊,熱氣油氣正盛,立時把手指般粗幼的鮮蝦放進滾油(圖)。
有見醫生手忙腳亂,導師主動幫忙放下其他材料其中包括豆腐乾、蝦皮和大頭菜,隨後的鮮紅蝦油才是精髓,份量要拿揑準確,相信這也是導師趕緊替我下手原因,大鍋材料炒香後,主角細條河粉才出場,晶瑩通透的硬條河粉下鑊後要即放清水,奇妙變化登時出現,河粉吸滿充滿蝦香的汁液變成橙紅色,那裏導師大聲說:「More oil, stir, fast.」為避免河粉變漿糊,醫生拚老命地炒,即時蝦皮河粉屍橫四野,不少犧牲在熊熊烈火中,炒乾水後便成。
原來還有後着,這次不是大鑊,用的只是小鑊,輕巧地放上小量蛋漿,燒香後即把炒好河粉放在中央再小心地包裹起來,一度遠近馳名的蛋包Phad Thai最終大功告成(醫生也有嘗試,可惜技不如人,只能做出露底蛋包Phad Thai)。
有幸在曼谷街頭一嘗炒泰式河粉滋味,這店只買Phad Thai卻仍能其門如市,店內有6、70雅座,而在行人路亦有10多張小桌,儘管如此,仍有長龍排隊等候,隊內本地人為主但也不乏遊客。店子名Thip Samai(見註),已有50年歷史,由老闆母親創辦,相傳她是Phad Thai高手,連皇太后也曾傳她入宮弄兩手,她去世後便把秘訣傳給念商科(主修市場學)的兒子,他不懂下廚卻精通管理,數年間一所民間小店搖身成為曼谷名店。
泰國醫生朋友跟店主關係密切才有緣在街頭一展其短,經過一番大鑊小鑊後更加明白簡單一碟Phad Thai其實殊不簡單,店主親自在泰國各地搜羅材料,把這些好東西配合得天衣無縫,當中不少人要付上努力,醫生炒一會已叫苦,大廚卻在這火爐旁站上大半天。
我們生長於一個「理所當然」的社會,水龍頭的水要零污染,地鐵要不誤點,醫管局要沒有醫療事故,大家心知這是無可能之際同時也要為每一事件吵鬧一番,結果大多數吵鬧只引來更多吵鬧,卻未能解決問題。
多些欣賞少些吵鬧,社會才進步。
註:Thip Samai地址:313-315 Mahachai Rd, Samranrat, Pranakorn, Bangkok
莫樹錦
中文大學臨床腫瘤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