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未來15年本港醫生人手仍然嚴重短缺。食物及衞生局委託香港大學進行研究,推算直至2020年全港欠缺約1,000名醫生,2025年及2030年全港分別欠缺約800名及700名醫生。即使政府推行連串措施,如增加醫科生及放寬海外返港醫生的有限度註冊申請,未能於未來5年紓緩人手,直至2030年全港仍欠缺300多名醫生。
研增本地醫科生
食衞局成立醫護人力規劃和專業發展策略督導委員會,並委託香港大學研究本港未來醫生人手需求,該局今年中公佈研究報告。
截至2015年全港約有1.3萬名醫生,當中約5,400人於公立醫院工作。港大推算直至2020年全港欠缺1,000名醫生。2025年及2030年本港仍分別欠缺約800名及約700名醫生。
近年政府推行多項措施增加醫生供應,如今年施政報告提出2018/19年度增加醫科生至470人,由2014年起醫委會增加執業資格試至每年兩次,及將有相關專科資格的非本地醫生實習期減至半年,希望吸引更多海外醫生返港執業。但港大推算顯示,實施有關措施後,直至2020年未能改善醫生短缺問題;直至2025年及2030年全港仍分別欠約700名及300多名醫生。
醫管局的最新推算,直至2021年及2026年該局只分別欠270名及190名醫生。據了解,政府會於報告建議實施醫生強制持續專業進修,及減低醫委會對政府的財政依賴。
■記者陳沛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