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紀初曾與中國、俄羅斯、印度並列為「金磚四國」的巴西,正處於近年最大的政治風暴之中。受貪污醜聞纏身的總統羅塞夫日前正式被眾議院彈劾,很可能快將落台。但此次不僅是普通的元首貪污事件,背後更延伸到巴西左右兩翼超過半個世紀的恩怨。
上一次巴西引起外界關注的是2014年的世界盃。世界盃雖然為舉世歡騰的國際盛事,卻也暴露了巴西貧富懸殊的狀況,揭示了此新興國家外強中乾。事實上,近年石油價格下降、中國經濟放緩,也令巴西進入經濟衰退,為這次政治危機火上加油。
巴西在上世紀一直於民主和獨裁之間翻來覆去。1964年受美國支持的右翼軍隊發動政變,推翻左翼的民選總統古拉特,帶領巴西進入逾20年的軍事獨裁時期,直至1985年方才重新開放民主選舉。然而1985起,右翼的統治精英階級維持壟斷政治經濟命脈近20年,到2003年方由出身工會領袖的盧拉打破。
徘徊民主獨裁十字路口
左翼勞工黨的盧拉上台,正值泛拉美的新左翼思潮方興未艾,拉美各國湧現主張新經濟政策的左翼政府,與美國為首的新自由主義分道揚鑣。盧拉任內提出「盧拉主義」,大力振興巴西經濟,改善福利制度,讓數以萬計家庭脫貧,又逮捕了不少貪污富豪,更在國際政治舞台上冒起,成為不容忽視的新興大國。盧拉2011年退位後由心腹羅塞夫繼任。憑着盧拉民望,勞工黨連續贏出四次大選,而羅塞夫年輕時更為游擊隊一員,曾經被軍事政府施以酷刑,後來棄武從文,受盧拉賞識成為能源部長,最後成為巴西首任女總統。
羅塞夫任內正值世界盃,然而世界盃沒法挽回巴西的經濟頹勢,更令百物騰貴,連續爆發了多次反政府示威。2014年羅塞夫尋求連任,僅以些微票數勝出,去年更受貪污醜聞纏身,被指涉嫌為國有企業巴西石油公司洗黑錢,當中更牽涉前總統盧拉。右翼的反對派藉此大造新聞,當中便以眾議院議長庫尼亞為領軍人物。庫氏為極保守的基督教福音派,一直抨擊政府的同性戀、墮胎政策,甚至曾主張立法保障異性戀人士免受歧視,藉此諷刺同性平權。
庫尼亞在羅塞夫醜聞爆發之初,已經提出要彈劾罷免羅塞夫,更身體力行號召反羅示威。然而庫氏本身與不少反對派議員一樣,都同樣貪污醜聞纏身。傳媒揭發他擁有多個瑞士銀行戶口用以貯存賄款,又涉嫌收受巴西石油公司大筆賄款,並借其福音派教會洗黑錢。大部份反對派議員的貪污指控遠比羅塞夫嚴重,但他們是反羅最賣力的成員。在醜聞期間,有反政府法官向由反羅塞夫財團控制的電視台Globo外洩本應作最高法院法庭證物的盧拉與羅塞夫對話錄音,被指嚴重違反司法程序。
日前眾議院正式通過彈劾羅塞夫時,便有反對派議員投票時向曾被軍事政府迫害包括羅塞夫在內左翼人士的烏斯查上校致敬,亦有議員讚揚1964年右翼及財閥發動的軍事政變,同樣是推翻貪腐左翼政府的義舉,而當中不少投支持票的議員本身都因貪污醜聞正被調查。只要參議院不反對,羅塞夫很可能要下台,而不少政府支持者則直指這是無視民選結果的政變,與1964年的軍事政變如出一轍。
想不到30年過去,巴西再次處於民主抑或獨裁的十字路口,左右兩翼的權力鬥爭,最終會否摧毀得來不易的民主政體,還要看往後的事態發展。想當日被奉為金磚的南美大國,今天竟已成頹瓦,大國之路,談何容易!
貝加爾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