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新聞工作者公道一點吧!(執業律師 任建峰) - 任建峰

對新聞工作者公道一點吧!
(執業律師 任建峰) - 任建峰

星期三,《明報》以節省資源為由,突然解僱執行總編輯姜國元。本來,我們這些行外人是不應輕率猜測究竟是甚麼一回事。但當對《明報》運作熟悉的明報職工協會都相信事件牽涉對新聞編採有不同意見的人員作出懲處時,這就是對媒體編輯自主、新聞自由的一個警號。
很可惜,公眾對這類事件都好像不太關心。其中一個理由,就是因為新聞工作者在公眾眼中地位不高。他們不時被批評為麻煩、不可靠。有人就覺得新聞工作者問太多問題、問「白癡」問題。更有人把某些傳媒老闆的保守、「河蟹」全數遷怒於這些新聞工作者。每當有衝擊新聞自由事件發生,有些較偏激的人士會大罵新聞工作者欠缺膽量,質問他們為何不罷工、不集體辭職。這實在太不公道了。
先說有人覺得新聞工作者麻煩、不可靠。這兩個指控根本自相矛盾。如果大家想新聞工作者可靠,他們就一定要「麻煩」,因為只有把東西「麻煩」地問到底、查到底,新聞才能夠緊貼事實而說得上為「可靠」。其實無論是律師去準確了解案情、醫生去準確了解病情、老師要準確了解學生的需要、廚師要準確搞清楚不同食材對食物味道的影響,都需要有一份「麻煩」!
新聞工作者會問很多不容易回答的問題,而且對誰也不能「留手」。我尊敬的新聞工作者,都是就算與我熟絡都「無面畀」,照樣會問到我幾乎「口啞啞」。至於他們的問題是否「白癡」,需要明白,若新聞工作者是甚麼都知的,他們就是神,不再需要問問題了。我大多數遇到的新聞工作者都是願意謙虛地由「白癡」(這通常是因為他們被調配去採訪一些他們平時較少接觸的議題)問到有認知,而本身已有認知的議題就往往較受訪者更熟悉。

新聞工作者永遠緊守崗位

特別不公道的,就是把傳媒高層、老闆奉承權貴及「河蟹」遷怒於那些傳媒的新聞工作者,然後又說他們不罷工、不辭職是沒有膽識。難道在「河蟹」機構工作的人就一定都是「河蟹」的嗎?難道新聞工作者每一次遇到「河蟹」時去企圖反抗都要公諸於世?大家還記得當TVB新聞部高層企圖把「暗角七警」報道「河蟹」時,絕大部份記者及主播都聯署抗議,大家又有沒有想過,如果他們全體罷工或辭職,就只會給「河蟹」高層及老闆們一個藉口去大換血,找一群接受傳媒「姓黨」的人取而代之,到時新聞只會更「河蟹」。又或者大家在自己的工作崗位遇到不義時,會否真的有勇氣及團結地效法《明報》員工,去「圍」自己的老闆(如果自己未必做得到的就請不要再指指點點)?
我並不是說所有新聞工作者都是「天使」,或他們做的一切都是對的。但我仍覺得大家應該對新聞工作者公道一點。容許我用一個小故事作結:我認識一名新聞工作者,她與同樣是行家的男友在928那天因工作去了金鐘。警方施放催淚彈時,她們沒有退縮,並留守到最後。到了凌晨,她在臉書報平安時說:「食催淚彈做生日禮物,還是第一次。多謝大家的祝福……雖然哀痛,但我不會屈服。」
有這種精神的香港新聞工作者,其實還有很多,因為版位有限,所以我不能全部分享。無論是928或是香港任何一場的風雨,我們仍有很多緊守崗位的新聞工作者,有勇氣、有承擔、有毅力、有智慧地與我們一起守護香港。整體來說,他們是香港的「寶」,我們要好好珍惜。
註:以上只代表筆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他所屬律師行。

任建峰
執業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