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醫學院遭冒名何栢良揭騙案

港大醫學院遭冒名
何栢良揭騙案

【本報訊】公立醫院出現懷疑欺詐單張!灣仔律敦治醫院昨出現印有香港大學校徽及港大醫學院英文名稱「Li Ka Shing Faculty of Medicine」的單張,上面附有「醫療疏忽索償顧問」電話。「顧問」向記者聲稱有相熟的港大醫學院醫生及教授提供醫療索償諮詢,更可安排專人陪同到海外就醫,但拒透露醫生名單。港大醫學院指單張與學院無關係,已報警處理,亦會留意醫生有否與該組織合作提供服務。

單張印港大校徽疑欺詐

據了解,單張昨在律敦治醫院大樓的升降機口及走廊張貼,該院醫生發現後傳開。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嘗試撥打單張上的電話,由一位自稱姓蔡的女士接聽,但她聲稱毫不知情,着何打另一電話查詢。
何按圖索驥撥打該電話,接聽的陳先生指可以提供醫療諮詢服務,例如解答X光片影像顯示身體有甚麼健康問題,解釋病理報告內容等。何懷疑單張有欺詐成份,遂將對話錄音在社交媒體公開,及通知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
記者其後以顧客身份聯絡陳先生,陳聲稱除以上服務,更可以安排專人陪同到海外「聯絡開」的醫院,例如台灣長庚醫院等求診。他稱自己與一眾醫生合作提供顧問服務,當中有海外醫生,亦有「相熟」的港大醫學院醫生或教授,故取用港大醫學院名稱及港大校徽製作單張;不過確實的醫生名單「算係秘密,唔會同你講得咁清楚」。
至於陳的身份,他只稱自己為「醫科畢業生」,有專科資格,更直言這份工作是他的「秘撈」,不過非為金錢,而是想「協助本身冇乜醫療知識嘅人」。
記者隨後表明身份,查詢有否得到港大醫學院同意製作單張,他稱「我冇欺詐」,又指不介意警方「放蛇」甚至拘捕他,「我做嘅係好事」。警方指案件暫列作求警協助處理,交灣仔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
港大醫學院發言人表示,醫學院的醫生及教授若在無金錢利益下在公開場合提供專業意見,未必需要向醫學院申報;但若收受商業機構金錢提供服務,必須向醫學院申報。發言人指會加倍留意醫生有否牽涉其中。何栢良表示,擔心有人刻意借港大之名行銷,或會有不諳醫療程序的長者因此墮入陷阱。
■記者于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