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決定是否接受手術、查找病情反覆或惡化的原因,甚至尋求索償時,不少病人及家屬均會先諮詢醫生或專家意見。有醫生指,找私家醫生徵詢意見雖非難事,但價錢不夠透明,且非人人熟知程序,故讓顧問或中介公司有機可乘。有關注病人權益組織稱,若中介公司聲稱可代為興訟,要留意會否墮入包攬訴訟圈套。
長者不懂門路易受騙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公立醫院病人一般會找私家醫生尋求專家意見,詢問範圍小至解讀病理報告,大至應否接受手術。由於收費不一,病人或家屬未必懂「門路」或格價,特別是長者,故會讓中介公司有機可乘,推介所謂相熟醫生協助病人,賺取介紹費。
醫療索償方面,身兼醫委會委員的何指,公院病人可經法援處代為向醫管局興訟及尋找專家意見;私家醫生病人則須向醫務委員會投訴,由醫委會作裁決,秘書處亦會代為找專家撰寫報告。但他稱兩種方法下病人都毋須花費獲取專家意見。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認為,上述兩種途徑理應不需中介公司協助,提醒市民如收到提供「興訟索償」服務時,要小心留意條款有否包攬訴訟嫌疑。
■記者于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