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籽:易零壹綠】
「油尖旺食物銀行」行長龍緯汶:「惜食及環保概念近年抬頭,好些食物供應商以至超市,已開始主動將包裝完好及快過期的食物,捐贈予我們。」行長也會主動出擊,搶救快將傾倒到垃圾堆填區的食物,超市與果欄多成他們搶救對象,「可幸是更多人意識到惜食及環保意念,除食物外還將有用物資轉贈予我們。」這是一個在香港主動拾荒及被拾荒的故事,今天是「世界地球日」,一個全球環保主義者的節日,大家是時候重新審視香港的惜食及環保概念。
民營食物銀行乜都執
「世界地球日」起源於1969年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生丹尼斯.海斯提倡的一場以環境保護為主題的全美運動,至1970年4月22日全美有超過二千萬人參加。這大規模運動敲起了人類的環保意識,自此每年4月22日舉辦環保活動成為慣例,而丹尼斯.海斯也被稱為地球日之父。
香港有五間官辦食物銀行,龍緯汶是寥寥無幾的民營「油尖旺食物銀行」行長,「官營食物銀行是有需要的,但因每樣開銷都要申報,相對彈性較低,例如一個有自購唐樓但沒積蓄的老人家,他很需要食物銀行幫助,但他很難過資產審查這一關;又例如申請綜援的家庭,一個月裏可能有幾天斷糧,他們想申請食物銀行的幫助,但官辦食物銀行只有『合資格』與『不合資格』兩個選項,只分派幾日食物,官辦食物銀行是辦不到的。」
20呎貨櫃裝滿飲品 未過期竟成垃圾
龍緯汶由2002年開始做社區工作者(修畢社工課程而未成為註冊社工),為少數族裔及有需要人士提供援助,直至2009年成立油尖旺食物銀行,起點竟然是一個月餅,「2009年中秋節前夕,我與一班社工同學做了一項小實驗,就是月餅回收計劃,將收到的月餅分派給有需要及低收入人士,結果在低宣傳、人傳人的簡陋方法下,都收了三千餘個!在未知有這項活動前,直接丟掉或壞掉的月餅有可能是天文數字,由此我們興起了回收完整未過期剩食的念頭,並在同年12月成立食物銀行。」為何月餅以「個」為數量單位?原因是只要那個月餅未開封,就算是不完整的一盒,他們也可以再分發給有需要人士。
「其實香港浪費食物問題頗嚴重,根據香港政府2014年統計,香港人每日丟3,600噸食物入垃圾堆填區,平均每人約丟5kg食物。」是否個個香港人每天都能吃5kg食物已是未知數,何來丟上這麼多食物呢?「我曾經有一個經驗,就是一間超市要丟一整個20呎貨櫃的1.5公升飲料,原因是超市食物上架時限只有半年,限期內未能賣清,就需要由食物供應商自行回收,但因回收成本或其他原因,有時供應商會認為直接丟了更化算。如果沒有我們這類回收食物的『被拾荒者』,這些飲品食物就會一箱箱完封擺入堆填區。以一般飲品保質期兩年計算,我們其實還有約年半時間慢慢分派給有需要人士,所以從這方面想,我們與超市有很大合作空間。」走入他們位於觀塘工廈的600呎回收物品收集中心,食物不多見,反之電腦、食具、舊衣等雜物堆滿一室,「食物一到手,為保新鮮,我們會馬上轉贈有需要人士,我們基本上是無物不收的,二手食具是最好的,因為很多低收入人士可能連電飯煲都沒有,至於電腦與衣物,可以留給學童使用,解決衣服換季需要。」收集中心門口有一個大櫃,方便人們存放捐贈物品。無物不收,曾幾何時都鬧出趣事,「曾經收過幾大箱胸罩,起初不知如何解決,最後發現原來背帶的金屬扣頗值錢,剪下來可以賣5毫一個,相對一般汽水罐只賣3毫子更高了,所以我們轉贈給拾荒的叔叔嬸嬸;又例如我們曾收過百餘隻鹹碟,最後的解決方法是轉贈新界的有機農場,用來驅鳥。」
藥盒砌SimCity 簡單互動
還有更離奇的嗎?龍緯汶說:「有!就是空藥盒,一個個細細的紙盒,數量不多、回收價不高,最後我們想出了一個類似《SimCity》的玩法,用舊報紙鋪地,在上用箱頭筆畫街道,再用藥盒、膠紙、用完的電芯砌出他們心目中的城市!須知Lego對低收入家庭小朋友是奢侈品,要砌出如此大比例街景,可要是天價。」找來讀小學一年級的天恩在油麻地的公園試玩,她在大大張報紙和空盒上隨意塗鴉,已經非常開心。在城市規劃的半小時裏,天恩表現得非常用神,六、七十個空藥盒,所建樓宇只有家及學校,其他藥盒與電芯則變成一輛輛汽車,她家住油尖旺,這正正反映了她心目中的居住環境。訪問終段還發生了小插曲,在天恩快要回家之時,有三數個尼泊爾小朋友來到公園,看到這藥盒版《SimCity》,也希望一齊興建,其實數碼化玩意不是不好,不過遊戲本質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獨自對着屏幕者,是感受不到的。
入果欄執「爛生果」做果醬
晚上11時,同樣是油尖旺,油麻地果欄傳來陣陣果香,龍緯汶說是時候吃點生果了,「每晚11時至凌晨3、4時,這裏都有新鮮生果吃,由於在運送過程中,生果箱有機會不小心跌落地,內裏的生果損毀了,工人會一箱箱丟出街,只要小心揀選,還可從中選出好生果。」這類廢棄生果都被工人有心地集中擺放在窩打老道與渡船街橋底,還原箱不動地整齊擺放,感覺是有心讓有需要人士揀選,記者在揀選「爛生果」時,工人沒有回話亦沒有阻止,間中還會主動取來另一箱「爛生果」放在記者腳邊。五分鐘拾荒過程,記者一行三人揀約30個桃駁梨,放燈光下一看,有近八成以上可以食用,「每晚生果種類都不同,大多數是橙、蘋果、芒果及提子,我們拾荒後,會到附近公廁清洗再挑選,然後在公園去皮切粒,最後用爐火煮滾製作成果醬,最豐收一次,我們與20名義工一晚經營,做出了5公升果醬。」真的可以食用嗎?我們生吃了四分一個桃駁梨,訪問後三數天仍未見有問題,這些生果,可能在生果店中未必合大家眼緣,但卻是真真正正可以食用的食物。
facebook:油尖旺食物銀行九龍東鄰舍互助計劃
轉用LED燈 幫香港慳電10%
如果做現代拾荒者感覺太遙遠,其實環保還可以由生活做起。香港理工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鄭家偉:「香港約20%總用電量用在燈光照明,如果每人行多步,用少一半燈光照明系統,就可以為香港慳10%用電量。」例子有香港街燈,他提倡由一般HID燈或鈉燈改用LED燈,「HID燈或鈉燈每次着燈時,都需以數千watt高壓電流點着,壞處是停電熄了,需等5至10分鐘冷卻時間才可再開,如果晚上遇到事故就不太方便,加上使用時間只有數千小時,需要不斷找人巡邏看有否損壞及更換;LED燈相對較方便,有電即着,亦沒有冷卻時間,光度還可透過電壓調校,配合感應系統,較偏遠及少車行經的路段,可降低光度慳電,LED燈使用時間可達數萬小時,相對只有數千小時的傳統街燈,可減省不少人手更換。」
不少人也想在家安裝太陽能板,可惜家居可安裝太陽能板的合適環境不多:「一般太陽能板要有強光才可收集能量,例如是正午,但當遇到早上及黃昏時間,效率會變得好低;我們研發了一個聚焦太陽能技術,透過鑊形反光板,集中陽光於中間晶體,所以就算黃昏及早上陽光較弱甚至密雲時間,都可收集太陽能,令使用時間更長。設計方面,我們還加裝了熱水裝置,原因是收集太陽能的裝置需要散熱,我們設水管經過晶體,可散熱又做出熱水來。」不過現在還是研發階段,想推出市面,可能還要等一段時間。
家居慳電冷知識
食物入保鮮盒放雪櫃 慳電10-20%
雪櫃越乾燥越慳電,原因是要任何物體變冷都會消耗電力,如果放入雪櫃的食物釋出水份,就會令雪櫃內的空氣變濕,變相加重製冷負荷,所以放食物入雪櫃時,最好用保鮮盒或保鮮紙密封。
電燈用後即關 慳電20-30%
坊間說經常開關電燈會更耗電,鄭教授指現在新款電燈,就算經常開關都不會造成損壞,「用後即關,就是即時慳電!每次開關所耗電力非常低,如果廚房及廁所堅守此原則,可為家居慳兩至三成照明系統耗電量,如果是低用量的家庭,甚至可慳六至七成。」
冷氣風扇同開 慳電30%
阿媽經常駡:「開冷氣又開風扇?」鄭教授:「開冷氣時開風扇可增加空氣流通,傳統冷氣出風口細,出風好難照顧整間屋,用風扇可將冷風送到家中更遠地方,可慳電約三成;再者生風令人有涼快感覺,冷氣溫度就可調高一點,這也能慳電。」
改用即熱式水煲 慳電80%
鄭教授:「不要再用電熱水煲,因為電熱水煲會不停耗電,而水在加熱後不立即飲用亦造成浪費;建議改用即熱式水煲,按飲用量即時加熱、即時飲用,沒有一點浪費。而且這類即熱式水煲,煲水速度非常快,不用一分鐘就能加熱,相較電熱水煲慳電近八成。」
記者:朱崇德
攝影:楊錦文、鄧鴻欣、徐振國
編輯:陳漢榮
美術:吳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