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慧眼:面試的意義 - 張慧敏

職場慧眼:面試的意義 - 張慧敏

「會唔會傳統靠interview表現請人有缺陷?只說不做的人很多,但世界有很多只做不說的人,一刀切只用面試決定請人只會將有良好工作態度,但不善表達的人screen out。」
「是故王維基曾經說過大學應該將學生出席率等寫在transcript。見微知著。一隻手掌拍唔響,凡事存在必有其原因,與其將責任全部歸咎於面試者身上,倒不如檢討面試官是否太倚重面試表現,而忽略其他細節,奉勸各位HR或面試官好好審視是否太容易給言語和文字迷惑,須知這兩種東西最易迷惑人心。」

良好工作態度重要

以上這位讀者知其一不知其二,其實並不明白王維基關於學生出席率所指,說穿了不就是看學生的學習態度,是否勤力認真會返學上堂。
我講過無數咁多次,面試從來不是角色扮演,面試所有問題的重心,來來去去只是想知道應徵者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人,良好的工作態度,就是所有僱主最想要的。
如果求職者,不論年紀行業申請的職位高低,面試遲到得no show影都冇亦得,這種人會有良好的工作態度嗎?連最基本去面試要準備的工夫,但不限於對公司、對行業、對空缺、對自己的認識,去到面試口啞啞一問三不知,請問關表達能力甚麼事?
當然無料扮晒嘢的HR或面試官大把,但有能力可以用語言偽術文字、靠演技高明迷惑得到工作的求職者。
以我做了幾十年的獵頭職場所見,百萬中無一,但自以為自己扮嘢功夫很到家,可以fake到份工返來的求職失敗者,真正大有人在。
面試只是一刀切?應該用甚麼方法可以評定應徵者是否適合,又究竟有幾認真?經驗可以累積,技巧可以培訓,但態度除了自己願意主動主導,沒有人有能力可以改變。最容易迷失的,是自己!

張慧敏
http://www.facebook.com/HKcareerdo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