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年代的美國,人口不足1,000萬,當中150多萬是奴隸,塔布曼是其中一個。由於父母都是奴隸,塔布曼與八個手足由出生一刻起亦注定為奴,但她並沒認命,終成為廢奴運動的象徵。
跟所有奴隸一樣學步就要勞動,約6歲起開始被奴隸主「出租」做工,受盡虐待,12歲曾被痛毆,頭部受重創,令她終身不時癲癇發作,但亦令她一直難以被賣出。她的奴隸主其後離世,家人為還債決定賣掉所有奴隸,20多歲的塔布曼拒絕再任人擺佈,拒受不願離開的自由人丈夫勸阻,投奔自由。她後來說:「我有兩項權利:自由和死亡。不自由,毋寧死。」
塔布曼離開土生土長的馬里蘭州向北逃走,憑着一位白人鄰居提供的名單,沿途獲得多位廢奴支持者幫助,終抵達加拿大安大略省。她後來就利用這個名為「地下鐵路」的廢奴運動網絡,潛回馬里蘭州約20次,帶領數以百計奴隸奔向自由,令她得到「黑摩西」的綽號。據說她作風強勢,會擎槍迫令想退縮的人繼續上路,以免消息走漏令行動失敗。
1861年美國內戰爆發後,塔布曼為北方軍當間諜,冒險潛到南方竊取情報,更策劃襲擊南卡羅來納州南方軍行動,解放了700多名黑奴,是美國歷史上首次由女性策劃的戰役。
急籌20美元救父親
原來塔布曼人生中有件大事跟「20美元」有關。她逃亡後獲知老家的父母有危險,急需盤纏去營救,於是跑到紐約廢奴運動領袖約翰遜辦公室索款20美元,但對方拒絕,幸有其他人伸出緩手,她獲贈60美元,順利救出父親。
《華盛頓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