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未必睇到,但慰問電話嘅工作,正正係要用心、用耳朵聆聽。」去年大學社工系畢業的全失明青年黃嘉濠Alex,今年初獲長者安居協會聘請,擔任呼喚及關懷服務員,負責致電長者噓寒問暖、解悶排憂。
善察長者情緒
「好有滿足感。雖然慰問call內容好重複,但係長者有人打去同佢傾偈,佢哋已經好開心。」嘉濠說,有長者接到來電會與他閒話家常,訴說個人經歷和故事;也會有長者心情低落,他上班兩星期便曾有長者透露「想跳樓」,「盡量聲調平和,但其實心情好緊張,始終係人命,就嘗試打探自殺風險,畀啲鼓勵佢,再轉介畀同事跟進」。
失去視力並無影響嘉濠的工作表現。當日負責面試的協會資深社工陳美寶Mabel盛讚嘉濠強項是用心聆聽,「睇得出佢想服務人、對工作熱誠嗰團火」,做到在細微事項察覺長者或有潛在需要或危機,轉介同事跟進。
約一個月前,嘉濠多了一位小夥伴陪他上班,是一頭兩歲半的導盲犬。嘉濠家住沙田,上班車程需個多小時,近日有小狗幫忙引路,但小狗年資尚淺,偶有「蝦碌」,例如成功帶着嘉濠不經閘機出入港鐵收費區域,「應該係有人開咗閘門,佢就帶我行咗出去」,又試過在公司把嘉濠引路到旁邊部門。平日上班時間,嘉濠在點字顯示器和讀屏軟件協助下工作,小狗便乖乖待在桌下休息、玩公仔,如嘉濠短暫獨自離座,小狗就會立刻站起,雙眼緊盯嘉濠去向,直至主人回座,才會安心休息。
協會人事經理黃翠珊Ellen說,今次是協會首次聘用視障人士,強調一視同仁只着重工作能力。她說嘉濠的限制可透過硬件解決,在他上班前已做足準備工夫,例如向同事舉辦有關導盲犬講座,讓同事加深認識,方便嘉濠和小狗融入工作環境。她說雖然營運成本有所增加,但有途徑申請資助,不構成聘用殘疾人士的阻礙因素。
■記者馬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