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市的高昂樓價及物價令市民叫苦連天,卻因此帶動多項紓困社會福利法案通過。第6區市議員金貞妍(Jane Kim)與教師工會、勞工工會聯手,提出三藩市市民免費就讀市立大學的提案,希望部份半工讀學生的學費負擔。
駐三藩市記者:王欣儀
有關法案可望減輕半工讀、在職進修的藍領階級市民的負擔;不過預算來源卻需向富翁徵稅,屆時可能會出現反彈。
金貞妍表示,過去30年,加州的項目預算中,刪減最多的就是高等教育,百分比高達6%。為了讓每一個市民都能在三藩市生存,市政府目前多着重於可負擔住宅的興建計劃,但她認為提供每一位市民高等教育的機會也一樣重要,「一個有副學士學位的人和一名只有高中學歷的人相比,年收入的差距可高達1.1萬美元(約8.58萬港元)」。
三藩市市立大學(City College of San Francisco, CCSF)有約6萬名學生,大部份學子都符合申請補助金的資格。學分班課程一學分為46美元(約358.8港元),全職學生每學期修畢12學分,每年學費為1,104美元(約8611.2港元);但若加進課本、交通和其他相關費用,一年受高等教育的費用平均為3,033美元(約2.36萬港元)。
半工讀、30歲多歲才拿到大學學位的Kimberly Alvarenga直言,「三藩市現在的物價這麼高,和我一樣一邊工作一邊拿學位的人,是不可能在支付家用、房租之餘,又拿錢付學費的」。她認為有心升學的人不該被迫在生活費和學費間做抉擇。若法案通過,將會是改變他們人生的重大政策。
市立大學去年的數據顯示,該校有15.5%的學生為拉丁裔,其次是佔11.1%的亞裔。曾於市立大學就讀並任職的第7區市議員余鼎昂(Norman Yee)表示,自己當時就學時,市立大學就是免費的。加州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時,社區大學可以免費就讀,直至1984年州政府取消有關政策,「意味這法案並不是史無前例,而是可行的。」
但免費大學終究不是免費,執行有關政策每年須花費市政府逾1,200萬美元(約9,360港元)。金貞妍準備提出投票議案,將500萬美元(約3,900萬港元)以上房產買賣的轉讓稅提高0.25%,而超過2,500萬美元(約1.95萬港元)的房屋買賣每筆加收3%的轉讓稅。她預計調高轉讓稅,能為三藩市創造每年2,900萬美元(約2.26萬港元)的稅收。
半工讀的學生若選擇市立大學,學費可全免;而全職學生若已有補助金,則可再申請1,000美元的補助金。但外縣市或國際學生,卻不在申請補助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