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報道】根據聯合國的研究指出,2050年全球高齡人口比重將達到22%,除了先進國家外,新興國家亦開始面臨人口老化的挑戰,其中利用科技改善生活質素,提升醫療效率成為大勢所趨。
近年,環境感測、接觸式運動感測、生理量測等各類感應器發展成熟,加上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技術及大數據(Big Data)的出現,雲端系統能為所擷取環境、生理、影像、聲音,以至指紋等數據進行分析,從而提供更智能化的預防和解決方案,例如智能手錶能偵測個人心跳,如心跳率有異,系統便會記錄及分析,提供健康建議,甚至主動為你聯絡醫生,為個人健康帶來保障。那麼,未來的物聯網技術結合嶄新的科技,又怎樣改變健康及家居安全呢?
物聯網生活日記(男生篇)
上午8:00
近日天氣時冷時熱,又時乾時濕,對於我這些鼻敏感人士,每天早上起床不斷打噴嚏、流鼻涕已是平常事。即使平日保持家居清潔,轉天氣日子還是要靠服用抗敏感藥紓緩一下。不過,每朝早匆匆忙忙地出門口的我,間中也有忘記服藥的時候,結果整天都與噴嚏為伴。而「智能藥箱」就能夠提醒我定時定候服用藥物,而且藥箱上的透明液晶顯示屏和觸摸屏能顯示藥物的簡介,讓家人也知道不同藥物的效用。有人說「藥箱可以變成首飾箱」,但我就認為「藥箱變成訊息箱」才更實用,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上午8:30
身為鼻敏感患者,我除了經常清潔家居減少致敏原,更盡量減少家居中細菌滋生。不過,即使經常清潔家居,細菌依然無處不在,而窗簾和牆紙通常都不是經常清洗,加上夏天炎熱潮濕天氣,結果容易成為細菌的溫床。雖然可以在窗簾和牆紙上噴灑抗菌劑,但一般需要在24小時內多次使用,才能維持抗菌功效,而且過量使用抗菌劑更會危害健康。而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HKRITA)研發了可見光催化抗菌劑,利用室內可見光,已能安全有效地發揮抗菌功效,對追求健康的我十分實用。
下午5:00
今日下午正當回家之際,突然收到家中智能監控系統的通知,警報有人把家中大門打開了。起初還以為有賊人入屋,原來她今天早了一點下班,所以先行回家去了。由於家中的智能感應器會記錄家中成員的動作及習慣,透過雲端分析識別異常情況。例如,平日上班時間應該無人在家,但突然感應到「家中有人」的異常情況,便會發出警報,對於家中有長者的家庭,這套系統更有助家人隨時隨地留意長者們在家中的活動情況,減少意外發生,倍感安心。
智慧生活@科學園
除了健康及保安以外,物聯網裝置還有更多的可能性,塑造未來的智慧生活。大家可到香港科學園的「智慧生活@科學園」,500呎的示範單位擁有超過50件與物聯網有關的應用科技,齊來體驗怎樣令生活更有智慧!
開放日期: 2016年4月7日起
開放時間:早上9時30分至下午5時30分(天天開放,包括公眾假期)
費用:全免
地點:香港新界沙田香港科學園浚湖樓(10W)地下大堂
查詢:2629 6840 / http://smartcity.hkst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