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憂港銀盈利陷完美風暴

大摩憂港銀盈利陷完美風暴

【本報訊】早前發表報告對滙控(005)及渣打集團(2888)目標價,「最熊睇法」淡至28元及29元的大摩,再對本港銀行業吹起「摩笛」,指基於今年貸款增長疲弱、壞賬上升、淨息差受壓及收益萎縮等逆風因素,將整體板塊由之前「與大市同步」降級至「審慎」,報告又以港銀不利環境,對業界盈利已「構成完美風暴」(perfect storm for earnings)作結。

料今年貸款負增長

分析師及股評人認為,受中國經濟放緩及環球市況波動影響,本港銀行及環球金融股增長前景都不會看好,惟目標價是否要如大摩「睇淡」,則見仁見智。
大摩指,過去5年本港銀行業是亞洲區內表現最佳市場,此舉主要受惠貸款有高達10%的年複合增長帶挈,但該行預料,今年港銀的貸款將會錄得1%負增長,因貿易、內地相關貸款、房地產、零售批發需求皆差,加上成本負擔及信貸支出上升,故預測大部份港銀將要掙扎求存,即使最優秀港銀,業績表現亦相當有限。
一眾港銀中,報告認為首選是恒生(011),但目標價仍由160元降至150元;至於滙控、渣打、東亞(023)及港交所(388)認為不可取,中銀(2388)今明年度每股盈利預測,雖分別調低21%及24%,但大摩仍將其投資評級列為跑贏大市,目標價26.5元,該行昨收報24.3元(升1.25%);東亞目標價則由19.7元降至18.4元,東亞昨收29.25元(升0.5%)。
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說,金融類股份前景睇淡,是市場一貫看法,但任何券商目標價預測,只要估算有少許改動亦足以構成不同程度影響,大摩早已將滙控最熊價降至28元,受中國因素困擾的東亞,扣除併購因素,前景亦不會理想。康宏證券及資產管理董事黃敏碩亦謂,本港銀行業面對按揭及其他貸款需求偏低,業務自然缺乏增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