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本熊之鄉日本熊本縣發生大地震,由於熊本熊推廣成功之故,多了香港人前往當地觀光,甚至因此有直飛航線,導致大批港客受困。
每一次天災,都是宗主國能力的考驗,美國人之所以如此愛國,美國使館在保護海外國民上有效率,以及堅決的態度為其中一個因素。而熊本大地震後,特區護照持有人打入境處熱線,竟然只着他注意安全。反觀,英國國民(海外)護照持有人,在致電英國駐日本大使館後,英國政府協助相關人士訂前往東京內陸機離開災區,態度天淵之別。難怪近年香港獨立,以至回歸英國聲浪高漲。湯家驊之前指英國國民(海外)不受領事保護的政客謊言,這次實證不攻自破,事實上是英國國民(海外)有充分英國領事保護,但持有特區護照者就隨時叫天不應、叫地不聞。
英國國民(海外)於海外受保護,並非由今日起。日本三一一大地震期間,筆者正於東京,當時中國使館以至香港駐東京經貿辦,完全忘記了自己保護國民的責任,而政府遲遲都不打算安排包機撤僑,筆者親眼看到不少香港特區護照持有人的徬徨。反觀英國當時逐一聯絡自願在英國中央旅外僑民資料庫系統登記的所有英國國民(海外),甚至向他們派發碘片以防福島核電廠核輻射造成的負面影響。最後,英國決定派國泰專機撤走包括英國國民(海外)在內的所有英國國籍人士到香港時,港府知道面子上撐不下去,租用同一班機上其他機位撤走特區護照人士。香港人早應在幾年前,就要看清楚香港和中國駐外人員的散漫態度。
入境處淪政治工具
而英國近年在領事服務的水準大為提升,或許是英國人心戰伎倆,但2007年白高敦就任英國首相後,對英國使館的問責要求大為提高也是關鍵因素。現時英國外交部會定期就旅外國民的支援服務作出公眾問卷調查以及檢討,亦清楚標明他們的服務承諾指標,一旦提供服務上有任何閃失,護照持有人縱使沒有英國居留權,仍然可以向英國國會議員投訴並要求跟進,因此,八十年代香港英國屬土公民在海外被怠慢的情況,如今大有改善,這亦是民主政制下見得到的民生進步。
反觀中國使館以及香港駐外辦事處,甚至入境處本身,都不是受公眾問責的政府部門,因為香港和中國都不具備真正的民主政體。中國使館一直都是搞海外華人統戰工具,功能類似中聯辦,那就不要指望一群天天講政治的人會知道如何協助海外國民,這也是中國高官也要一本外國護照傍身的原因。而自梁振英上台後,公務員體制禮崩樂壞,紀律部隊簡直變成政治工具,因此入境處的態度和效率也令人質疑變得像中國使館一樣,根本不會令人感到意外。有怎樣的政體,就會有怎樣的官員,英治年代的公務員高效率,只是英國人自律和自重的結果,事實上沒有英國人,如沒有民主體制取代,就有衰頹的一天。
因此,不要怪年輕人要講港獨或回歸英國,如果香港和中國政府一天不去履行政府應有責任,一天不自願在民主政體下受到公眾監察,要求人民去無條件去愛一個失責的政權簡直是無稽之談。美國人很愛國,皆因美國會不惜出動美軍保護國民,香港新生代愛英國,大概都看到當中端倪。
黃世澤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