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家居零售(1373)上周四及五一連兩日成交量激增,不尋常的股份異動背後或預告短線投機交易機會。該公司2013年9月上市,主打業務是在本港經營日本城零售業務,佔總收入約85%,其他零售業務遍佈新加坡、馬來西亞、澳門及中國內地,上市翌年股價曾高見4元以上。去年12月該公司發出盈利預警後,股份幾個交易日跌近三成,其後公司多次出手回購股份,並發通告稱,董事會認為公司的股份價值被持續低估,並相信集團現時的財務資源能使其進行股份購回,而仍能維持穩健的財政狀況以持續業務。
今年1月開始,更獲主要股東持續增持股份。睇睇該份業績,也不算特別差勁,截至2015年10月31日止6個月,股東應佔溢利2,110萬元,按年下跌52%,每股盈利2.92仙,派發中期股息每股5仙,派息多過盈利。期內收入達9.6億元,按年升6.6%。連串增持回購行動,背後是今年1月初首席執行官換人,外援為位元堂(897)董事莊少匡,彼等曾擔任牛奶國際控股旗下7-11便利店的商品採購總監、銷售及採購董事職位,於本港零售行業有逾20年經驗。
經去年底急跌後,集團最新市值僅8.5億元,但公司淨持現金亦達到逾4億元,因此有能力大派高息。
唔計動輒5億元以上的主板殼價,單計其全球368間店,拉勻每間只值百零萬元,唔怪得管理層如此積極增持回購,呢個價位仍然有可觀的博升空間。
歐陽風
本欄逢周一、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