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驗室】emoji能力基準試舊「屎」點解你知唔知?

【社會實驗室】emoji能力基準試
舊「屎」點解你知唔知?

emoji的世界,只要有創意,就有無限可能性,例如表情符號「微笑的糞便」,有人說是朱古力味雪糕,有人卻指是大便;「雙手合十」,在不同文化環境,會有不同的解讀,有指是「祈禱」手勢,但原意卻代表「謝謝」或「道歉」。
記者:朱晉傑、賴今銘 
攝影︰彭志行、梁清偉、導演、剪接:梁清偉

實驗員CK(右)預先定好題目,要受訪者即場翻譯成emoji符號。

訪問當日,有女同學指「大便」符號樣子可愛,但亦有人對它敬而遠之。

當日進行了「emoji能力基準試」,抽樣測試市民對emoji的基本認知。

早於90年代末,日本流動電話營運商NTT Docomo的工程師栗田穰崇,創造了首批emoji,因而部分表情符號的原意,均與日本文化扯上關係;及後,被非牟利組織(Unicode Consortium) 歸入成電腦編碼,至今,成為大眾在網絡不可或缺的通訊工具。

《社會實驗室》今次進行一輪「emoji能力基準試」,抽樣測試市民對emoji的基本認知,並進一步考驗市民的應用能力,如將句子翻譯成emoji,再讓他們試解讀原句意思;過程中,大部分市民都有獨特的見解,欲知實驗結果如何﹖立即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