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教路】野外行山 揀越野鞋三大須知

【達人教路】野外行山 揀越野鞋三大須知

到野外行山時,如果穿着一對不合適的鞋,輕則雙腳起水泡,嚴重會引致身體受傷,今次找來「健衡物理治療及專項訓練中心」創辦人兼主診物理治療師吳俊霆,講解如何挑選越野鞋。

吳俊霆是越野賽愛好者,經常在香港及世界各地參加越野賽,近20年參加逾400個不同賽事,奪得逾200個獎項,包括國際雷利山頭霸王越野馬拉松九連冠,而在今年初香港100越野長跑賽,他以13小時34分獲香港華人第七名。他指出:「如果你使用合適的裝備,可減少受傷的機會,以爭取更佳表現。」不管是比賽還是休閒行山,鞋總是每分每秒陪隨左右,是重要的裝備。
首先要了解會穿着它去那裏,才可選擇合適功能的越野鞋。重點是鞋底花紋設計,不同花紋具不同功能,薄釘適合在石屎及硬地使用,厚釘則在泥地及軟地穿着。如果途經的路徑既有石屎地又有泥路及溪澗,「鞋底需備有不同花紋,較薄部份方便在硬地上跑,但遇上泥地,就需要較厚的坑紋去防跣,綜合鞋底可應付不同環境。」至於要到冰地或雪山進行活動,他提醒要選擇具高防滑性及耐磨性的鞋底,其中橡膠鞋底物料Vibram就被譽為黃金鞋底,還有雪鞋的設計,「鞋筒越高,保暖及防水能力越高;要有兩套鎖鞋帶系統,確保穿上鞋及冰抓後不容易脫掉。」

鞋底花紋表示該越野鞋的功能,鞋底越薄較適合在硬地使用,越厚則在泥地或雪地使用。

左一是薄底鞋Haglofs L.I.M Low $1,059、左二是厚底鞋Haglofs Gram Pulse $1,359、中間是混合底鞋Haglofs Rocker GT $1,659。右二及右一的鞋底均使用Vibram橡膠物料(右二為Haglofs Roc Legend Mid GT $2,459、右一為Haglofs Krylbo GT $3,059)。

量腳尺寸時,應模擬腳向前傾的野外環境。

最後,必需進行單腳受力測試,確保腳趾公不會碰到鞋頭。

選好合適功能的鞋後,就要量度腳的尺寸,原因有二,第一是不同鞋廠及鞋款,都會影響鞋的實際尺寸。「野外地面通常不平,行走時,腳不其然向前傾,甚至要前腳半提。」因此,量尺寸時,必需模擬這些環境,所需寸尺有機會較一般鞋增加半個至一個鞋碼。
最後就是試鞋,即使在鞋碼上預鬆了,也有機會因個人的腳形,出現不合適情況,「扁平足人士需選支撐足夠的鞋,腳掌硬的要揀較厚墊的鞋,腳形闊及厚的則留意鞋窩是否夠深等。」穿好鞋子後,進行單腳受力測試,即將一隻腳離地,把所有力集中在另一隻腳再以半腳尖站立,「如果腳趾公沒碰到鞋頭,這樣才確保我們穿這鞋跑步或行山時腳趾公碰不到鞋頭,減少腳趾爆甲機會。」

吳俊霆既是越野賽常客,又是物理治療師,非常着重跑鞋的功能。

記者:黃碧珊
攝影:梁志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