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氣豎琴妹妹8歲攞國際冠軍好叻女

仙氣豎琴妹妹
8歲攞國際冠軍好叻女

8歲的蔡欣羲,上月登上了英國皇家音樂學院舞台獨奏豎琴。小妮子是首個奪得這項國際賽事冠軍的香港人,也是年紀最輕的得獎者。一個豎琴,讓孩子贏得榮譽,也連繫兩代人。「十年前,欣羲嘅爸爸喺聖母院向我求婚,我話如果上天俾個女我哋,我希望佢學豎琴,要好似呢個街頭豎琴家咁優雅」。昔日戲言竟夢想成真,兩口子變了三人行,重遊舊地,蔡媽媽笑說,人生原來好夢幻。 
記者:呂麗嬋

欣羲是英國Inte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 London Grand Prize Virtuoso比賽中,首奪豎琴組別冠軍的香港人,剛過去的復活節長假期,蔡氐一家三口就親赴倫敦領獎,年紀輕輕的她,更獲邀獨奏作品,引為佳話。事實上,小小欣羲,音樂成績彪炳,未計本地賽事,去年赴法國出戰Concours Francais de la Harpe 2015,同樣摘下總冠軍,同年並贏得獎學金,出戰新加坡及大阪的國際音樂賽事。

音樂成績超卓,全力培養獨生女的蔡媽媽劉麗儀,最興奮。「自己鍾意音樂,自然好想個女都鍾意,攞到獎固然好,就算攞唔到,音樂都係終生嘅興趣」。本身是八級鋼琴好手的劉麗儀,最初讓女兒學她最拿手的鋼琴,殊不知卻遇滑鐵盧。「做父母,唔係你想個女點,佢就一定要跟你嗰套,佢無興趣,一埋位,起勢拍個琴,無心機學」。苦無辦法,又想女兒學一種樂器,她想起豎琴。

女兒的第一座琴,是24線的BB琴,時年4歲,讀k2。「佢見到個豎琴,完全另一個樣,練到手指頭損咗都唔肯停」。女兒與豎琴微妙的化學作用,難以解釋。不過,蔡媽媽就笑謂,一家人與豎琴其實很有緣。「十年前去法國旅行,嗰時未結婚,巴黎到處都有音樂表演,嗰時欣羲爸爸喺聖母院同我求婚,我話如果上天俾個女我哋,我希望佢學豎琴,好似呢個豎琴家咁優雅」。

昔日在浪漫之都的綿綿情話,哪想到竟成了真?「豎琴好靚,但當年嘅感覺係高不可攀」。去年2月,女兒要到巴黎參加比賽,十年後重遊聖母院,兩口子變了三人行,劉麗儀亦由劉小姐變了蔡媽媽。「我哋專登再去聖母院,嗰個豎琴家竟然仲喺度,可惜佢只識講法文,大家溝通唔到,但我就將呢個故事講咗俾嗰女聽」。一個豎琴,贏得榮譽,也連繫著兩代人,的確夢幻。

丈夫是IT人,自己在僱員再培訓局教書,全力培養女兒的蔡媽媽,甚至自己設計音樂教材,將故事融入樂曲。「佢鍾意哈里波特,我就將角色代入個譜度,形象化啲,等佢容易啲投入感情」。所以,家中除了傳統豆豉譜,還有七彩繽紛的剪貼公仔譜。廿四孝媽咪為了女兒,更親身去學豎琴。凡此種種,或可解釋一個音樂小天才的出現,除了天賦和刻苦練習,家人投入的心力,甚至銀彈支持,缺一不可。

事實上,師從本港著名豎琴演奏家楊柳依,又是演藝學院學生的欣羲,家中就有大大小小五部豎琴。原來,豎琴要隨著高度身型換琴,如以小妮子現時彈的專業級踏板豎琴,盛惠14萬,遇上比賽及外出表演的日子,還要安排專人將豎琴搬到會場,每次運費來回盛惠2、3千。「所以之前新聞話地鐵唔准帶大型樂器,我感受好大」。這還未計單對單教授,動輒千元一小時的學費。天籟之音,價值的確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