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導航》去年底曾綜合分析估商品再跌多一季,結果商品上季不但未見反彈,油價更向下急插,直至2月下旬方休。第二季伊始,商品及商品股均見明顯反彈,本報今周再為板塊把脈,綜合十個專家意見,當中六位估計商品股是「死貓彈」,只有四人傾向相信已見底,好淡矛盾仍在,但按專家的論調,仍可揣摩出不少板塊的投資玄機。
市場對商品股好淡前景未有一面倒共識,惟無論看好、看淡,執着的主要因素均離不開中國經濟因素,意味內地數據將主導市場對大宗商品及相關板塊的信心。不過就個別板塊而言,各專家看法卻普遍見一致,在云云商品股中只認同石油股已見底,且潛在升幅仍可觀;至於短炒之選是水泥;最不宜沾手是煤炭股。
水泥股受惠內房鬆綁
耀才證券研究部經理植耀輝表示,商品價格反彈與近日內地經濟回穩有關,但內地數據回勇只因去年同期基數疲弱,加上內地去產能措施有陣痛期,最差時期料仍未過,傾向認為商品股的反彈只是「死貓彈」;海通國際環球投資策略董事梁冠業指,中央以推動新能源及提高減排標準作為主要發展方向,長遠拖低煤炭等傳統資源需求,板塊再尋底機會大。
除中國因素外,招銀國際策略師蘇沛豐亦認為,聯儲局6月仍有較大機會加息,料商品股整體彈一彈。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認為,由於商品股已失去極為重要的定價權,「原本借錢做project,以為每桶油可以賣60美元,點知得返30美元,加上要還利息,油企輸到癲」,商品盛世已一去不返。
石油股潛在升幅料大
不過,銀河證券業務發展董事羅尚沛指,水泥、焦煤及鋼鐵價格見底回升,主要是內房商「開快車」,即使中央在個別省市實施調控措施,但實際仍依靠樓市創造財富效應支撐整體經濟,故相信商品股已完成築底。
雖然市場對整體商品股前景仍各說各話,惟對石油的看法卻普遍樂觀。沈振盈指相信今年油價會重返每桶60美元,相信油股潛在升幅更大,隨時可達40%。香港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亦指,油價下跌會迫使石油公司削減成本,故當油價一回穩甚或上升,石油股利潤便會出現爆炸性升幅。
至於建材相關的內地煤炭、水泥及鋼鐵等板塊中,市場傾向認為水泥仍有短炒機會,但煤炭則最淡。獨立股評人陳永陸認為只有水泥基本因素有轉勢迹象;相反,騰祺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董事沈慶洪指,煤炭屬污染物,不符合國策,故板塊值博率甚低。
【真見底】
石油價格料已見底
香港投資學會主席譚紹興:「大體上見底,但仍不可一概而論。美國大選後美元例升,以美元計價的商品價格雖然會chok,惟相信油金已見底;不過水泥及鋼鐵受困供應過剩,價格或只死貓彈。去年開始已吸納石油石化股,因油企早已削減成本,倘油價回穩,利潤或爆炸增長。」
內房銷情利水泥股
銀河證券業務發展董事羅尚沛:「內地房產開發商開快車帶動商品股上揚,後市與內房銷情能否持續有莫大關係,並相信中央仍依靠樓市創造財富效應,帶挈商品價格,故相信商品已完成築底。資源股炒起多時,應靜待整固入市,水泥股需求較大可考慮。」
產能過剩問題好轉
訊匯證券行政總裁沈振盈:「商品跌過龍,今年會是長期熊市後的大牛市,中央出招下產能過剩問題漸好轉,加上中國經濟調節進入尾聲,中央將會集中履行十三五計劃,商品需求大。所有商品股全數看好,尤其石油,料油價重返每桶60美元,油股較油價再升逾一成才合理。」
內地政策驅動反彈
獨立股評人李偉傑:「反彈是由內地政策驅動,尤其供給側改革減低商品供應源頭,加上內地經濟數據好轉,鋼鐵煤炭價格有望於低位慢慢做返好。發改委等部門早前發佈一份引導煤炭企業減量生產的通知,故煤炭股有機會追落後。」
【死貓彈】
中國經濟主宰前景
獨立股評人陳永陸:「商品價低位計錄不少升幅,但只有以油股反彈是明顯基於早前基金大手沽後、近期在補貨,未來商品價格表現,仍視乎未來中國經濟是否見底。
商品股中唯有水泥基本因素有轉勢迹象,且行業於第二季及第三季進入旺季,相信對股價會有支持。」
憂去庫存不易處理
騰祺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董事沈慶洪:「傾向認為死貓彈,憂慮商品去庫存不易處理,成效有待觀察,加上企業停產會造成無數工人下崗,企業無力還債,將變成金融業危機,料反彈後會再回調至較低位再徘徊,形成悶局。
最不看好屬污染物的煤炭股,不符合國策;相反他料油價喘穩,看好石油股。」
商品盛世一去不返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商品股已失去定價權,原本借錢做project,以為每桶油可賣60美元,點知得返30美元,加上要還利息,油企輸到癲,盛世已一去不返,故相信投資者只會短走一轉賺反彈。
誓死不會買入商品相關產品股博反彈。」
新能源削資源需求
海通國際環球投資策略董事梁冠業:「去產能遲遲未有措施出台,供給則只聞樓梯響,加上中央以推動新能源及減排作大方向,宏觀經濟又放慢,長遠必定拖低傳統資源需求,大宗商品長遠再尋底機會大。
煤炭及鋼鐵股縱呈超賣,短長線也理應掂都唔好掂。」
美元轉強商品受壓
招銀國際策略師蘇沛豐:「美元近期偏弱,惟聯儲局6月仍有較大機會加息,美元一旦回升,商品旋即下跌,加上油價在供過於求下,難以持續反彈,亦相信產油國各懷鬼胎,商品股整體只彈一彈。鋼鐵股供求失衡嚴重,料表現最差;最看好下游油股,如中石化(386)可受惠低成本。」
最差時期仍未過去
耀才證券研究部經理植耀輝:「商品反彈與經濟回穩有關,但內地數據回勇只因去年同期基數疲弱,加上內地去產能措施有陣痛期,最差時期料仍未過,板塊只宜短炒。內地基建多,樓市見回勇,水泥仍有短炒機會,惟只宜吼龍頭海螺(914),其餘不宜高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