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籽】屯門碼頭 貓天堂還是地獄

【寵物籽】屯門碼頭 貓天堂還是地獄

【寵物籽:寵愛生命】
時值黃昏,我來到屯門碼頭兩旁的走道上看貓。堤岸長逾千米,欄杆外的岩石群,是二百多隻流浪貓的家,有的躺在石上睡覺、有的悠然自得地四處走動。細看石隙,飯盒剩菜膠袋玻璃魚絲魚餌竟然堆積如山,加上近年傳媒誤報為「貓天堂」,這裏頓成棄貓熱點,還引來虐貓者到此行兇。流浪貓的世外桃源其實從沒存在,只盼人類學會珍惜及尊重這些小生命,還牠們一個寧靜、潔淨的安樂窩。

欄內的屯門海濱花園,是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轄,嚴禁餵飼動物及放狗,但任職護士的Kelly,過去五年一直自掏腰包,帶這裏和附近屋苑的流浪貓到獸醫診所做絕育手術。雖沒觸犯法例,但她還是不願上鏡,平日亦低調行事,避免落人話柄。與她一起控制貓口的,還有一位於附近居住的家庭主婦,以及一位從事顧客服務業的三十來歲女生。Kelly說還未加入團隊前,尚有兩位年長一點的婦人,現已因年紀老邁而退下來,由她們接棒繼續進行這項「秘密任務」。全賴這個小組織,過去曾為逾四百隻貓絕育,屯門碼頭現時二百多隻貓住客中,僅有十餘隻還未接受手術。三人平日亦會各自巡視海濱長廊,觀察貓的健康狀況,一旦發現貓寶寶,就會把牠們帶回家代尋領養。現時Kelly家中,有十隻一個月至一歲大的豆丁,都是在這裏出世的。

屯門碼頭的岩石群春天積聚濕氣、夏天溫度極高、冬天寒冷徹骨、刮風時更巨浪拍岸,總而言之根本不適合流浪貓居住。

食環冷待垃圾 素人自告奮勇清潔

何故關心起這裏的小流浪?源於Kelly五年前遷入附近的屋苑,某天在海濱長廊看到一隻數個月大、瘦骨嶙峋的黑貓,對着一袋已發黑的臭飯猶豫不決,「那刻我心頭一酸,立即跑到超級市場買貓糧,折返時小黑貓已不見了,我也沒再見過牠。」自此她定期捧着貓糧,走到岩石群上餵飼這一帶的貓,並驚覺垃圾及雜物多得驚人,「不只是老一輩,年輕的也會隨地掉垃圾及小便。晚上他們來這兒喝酒,也不知是有心還是貪方便,就把玻璃樽往外扔,石頭表面鋪滿碎片。」這天到訪,眼前還有報紙雜誌、裝着空飯盒及紙杯的大膠袋,以及由鄰近餐廳丟棄、滿佈蒼蠅的魚骨和湯渣,石罅亦有從大海沖上來的麻繩及木條等雜物,真的數也數不清。
Kelly說曾發現小肉掌被割傷的貓、被釣友遺下的魚絲緊纏的貓,每年踏入潮濕季節,牠們更是百病纏身,遂向食環處投訴這兒的垃圾問題,雖然職員回應每月也會派員清理,惟垃圾一直原封不動。於是小妮子決定兼任清潔女工,幾乎每天黃昏會會戴起工人手套,一手持鉗,一手拿着垃圾膠袋,將石間的垃圾逐一帶走,「特別是春夏季,一旦垃圾發臭,便有人諉過於餵貓者,最終漁農署便來捉貓了事。」

Kelly是屯門居民,5年來不但替屯門碼頭一帶的貓絕育,更幫忙清理垃圾,只因食環署愛理不埋,環境惡劣得讓貓住客百病纏身。

江先生在碼頭附近住了8年,認為貓口雖多,但甚少與人互動,沒有造成滋擾,相信人貓可以共融。

梁小姐(左)和黃小姐在碼頭附近住了17年,見流浪貓經常悠然地躺在石上,真的以為是「貓天堂」。

遺棄、下毒、虐殺不斷 成貓難尋領養家庭

兩年前,有傳媒拍下釣友餵貓及小貓在石上打滾等片段,然後斷章取義地把屯門碼頭美喻為人貓共融的「貓天堂」,自此成了無數悲劇的開端。Kelly指報道後的兩、三個月內,便發現有四隻貓被遺棄在碼頭附近,既有主人把貓放在寵物袋內,灑下貓餅乾後便再沒回頭,又有人把貓困在牠們如廁用的沙盆內,或是就這樣把貓放在草叢內,嚇得牠們四處亂闖。但凡能夠抓到的,絕育小隊都盡心盡力地替牠們找尋新家,可惜成貓始終不及小貓吸引,成功率一直不高。為與日俱增的棄貓問題苦惱的同時,小隊於兩個月內接連發現九宗毒貓個案,「貓的身體並無傷痕,口鼻卻血迹斑斑……每次提起仍然心酸。」Kelly表示自己曾經報案,警方到場後只是把貓扔進垃圾桶內,交代清理屍體的責任屬食環署、清潔工人自會收拾便離開。其後還陸續發現有流浪貓遭虐殺,包括腸穿肚爛地倒在石上,「看傷口便知是人為的,另外我亦見過夜裏有六、七隻流浪狗在石罅捉貓,又見過毒蛇。報道形容這裏是『天堂』時,為何不加入這些畫面?」
採訪期間,天忽然暗起來,雨一下子哇啦哇啦地灑下,Kelly心內一直惦記着眼前紛紛走避、飽受日曬雨淋的流浪貓。她說每年冬天,屯門碼頭特別寒冷,她會在石間放些毛氈,作牠們的「避寒中心」。但是每到夏季,石頭被太陽直曬得足以煎熟雞蛋;颱風期間,碼頭對出更是風高浪急,打到石隙不知捲走多少貓寶寶,「牠們只因無家可歸才於此安身,流浪貓得天天自力更生、自求多福,哪來天堂之說?」

四大問題

一、日曬雨淋

岩石群無遮無掩,無論天氣多壞,貓住客也只能躲在稀疏的樹叢。

堆滿垃圾的石隙,成為流浪貓最常藏身的地方。

二、垃圾堆積

群石上,盡是飯盒膠袋膠樽,甚至玻璃碎也滿目皆是,釣友遺下的魚絲及魚餌亦經常弄傷流浪貓。

大型膠箱諷刺地成了刮風時貓的避難所,因為躲在石隙隨時會被沖出大海,甚至活埋。

附近餐廳棄置的雞頭、雞腳及魚骨,不但極易變壞,貓吃了或會消化不良、誤傷食道。

三、病貓互相傳染

貓口密集、衞生環境差、石隙濕度高,加上空氣不流通,讓碼頭成不了「貓天堂」,而是細菌的溫床。

踏入春天,很多貓也會感染皮膚病,輕則甩毛,重則潰爛。

四、棄貓問題嚴重

Kelly表示自從傳媒稱碼頭一帶為「貓天堂」後,棄貓數字日益增加,但因多是成貓,很難尋找領養家庭。

去年4月,義工在草叢發現這隻1歲大的菲菲,Kelly把牠帶回家、治好炎症後,花了半年時間才找到Christine領養。

去年,劉慧婷(Christine)的愛貓去世,有意領養一隻成貓,省回訓練如廁等技巧的時間,剛好碰上跟已離世的愛貓同樣帶着綠眼睛的菲菲,便把牠帶回家。

如若有意領養屯門碼頭的流浪貓,可到facebook專頁「貓咪領養」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記者:許政
攝影:劉永發、鄧鴻欣
編輯:陳國棟
美術:黃創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