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吧ladies nite歧視男人案件,說明了一個殘酷現實:世上沒有絕對平等。
如果用原教旨主義的嚴苛平等尺度觀察,則「ladies nite」當然是「歧視男人」,憑甚麼這個晚上,女人可以有優惠甚至免費的待遇?而男人則仍然要付全費?造成待遇差異的唯一理由就是「性別差異」,這當然違反了平機精神的「不能因為性別而給予較差待遇」的原則。
但問題是,大部份「被歧視」的男人,根本不覺得受到不公平待遇,因為男人表面上要付全費吃虧了,但實際上,由於ladies nite理論上會吸引更多女人進場,增加了男士社交/神交/咩交的機會,這是男人得到的「着數」。這可以說是公平交易,多勞多得。
世上沒有免費午餐,女人得到優惠進場,卻成為了酒吧吸引男人的「風景」,裝飾了別人的夢。這也是一種付出。所以怎能說女人着數、男人蝕底?
男人很少覺得自己被歧視,某程度是因為男人道德標準和女人迥異,特別是性觀念和女人完全不同,很難看齊。
舉例,網上時有國際新聞,某地出現鹹濕教師,引誘學生性交。注意,如果這名教師是男人,便是「人間悲劇」,禽獸教師,人人得而誅之,婦團爭相示威抗議。
但如果這是一名女教師,便是「喜劇趣聞」了,網友不會聲討,只會詢問「個Miss正唔正先」,如果是正妹,便留言「這些機會不是我的」、「放過學生,要找找我」。
我們天生觀念,覺得男老師搞女學生,女生是受害者;但如果女老師搞男學生,男生是受益人。
你要解釋?無得解釋。男人摸女人手仔可以告性騷擾,女人對男人勾頸搭肩也可以只當是普通社交禮儀。如果你因此以為人家對你動情,儍仔你諗多咗啦。難道我們又要說這是性別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