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GDP增6.7% 7年新低工業內需仍疲弱統計局:下行壓力不容忽視

內地GDP增6.7% 7年新低
工業內需仍疲弱
統計局:下行壓力不容忽視

【本報訊】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憂慮未散,首季國內經濟增長雖達6.7%,符市場預期,然而卻是7年以來新低。中國國家統計局強調,今年開局良好,但結構調整的陣痛持續,下行壓力不容忽視。
記者:方楚茵

國家統計局強調開局良好,新聞發言人盛來運指3月經濟指標好過預期,由生產、需求、價格等均見反彈,當局高度重視回升訊號。單月數據雖不足以判斷趨勢變化,但仍屬探底積極訊號。
但細分數據顯示,中國工業生產、服務業及內需增速均見放緩,進出口按年仍下跌。當中首季工業生產按年增長達5.8%,較2015年跌0.3個百分點,而單計3月份的工業生產則按年增長6.8%。

進出口表現齊下跌

內需亦疲態不減,首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增長10.3%,但增速亦比2015年全年回落0.4個百分點。首季進出口總值亦按年跌5.9%,出口跌4.2%,進口亦跌8.2%。 舊經濟繼續成為國家增長支持點,首季固定資產投資名義增長達10.7%,較2015年增加0.7個百分點,而首季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亦按年增39.5%。
在持續樓市政策支持下,首季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按年升6.2%,較去年全年亦升5.2個百分點,較首兩個月亦加快3.2個百分點。然而值得留意是,截至3月底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仍達7.35億平方米,雖較2月底减少415萬平方米,但按年仍升13.1%,庫存仍處高位。
滙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指,中國首季度經濟增長錄6.7%,符預期,但較去年第四季略低;當中服務業增速放緩較為明顯,或與去年首季金融業異常上升帶來高基數效應有關。

穩增長需寬鬆政策

屈宏斌指,工業增速繼續放緩至5.8%,疲態未顯著改善,首季經濟增長的平減指數由負轉正,升至0.5%,但仍處低位,工業部門的通縮嚴重;雖3月數據顯示經濟企穩,但內需復蘇基礎不牢,外需尚不明朗,通縮態勢嚴峻,故政策寬鬆仍是穩增長關鍵。滙豐銀行亞太區顧問梁兆基預期,第二季中國經濟增長介乎6.5至7%,假設美國經濟加快復蘇,將有助帶動外貿增長,料全年經濟增長可高於6.5%,甚至達到7%。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則指,當前經濟運行仍面對一系列不確定性,需要有針對性及精準政策加以應對,實施更有力及效率更高的積極財政政策。該行指,中國貨幣政策穩健中性,隨着前期大量穩增長政策逐漸釋放效力,當期政策力量加大,經濟將可能趨好,料全年經濟增長呈前低後穩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