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昇達廢料與旗下聯營公司承辦的堆填區接連涉及非法排污或滲漏事件,但依然雄霸本港逾半政府廢物處理大型項目。有環團質疑,環保署處理投訴拖得就拖,往往演變至醜聞才會正視。
昇達在全港13個修復堆填區中包辦6個,在7區廢物轉運站包辦6區。本港共有3個策略性堆填區,其中新界西及新界東北分別由昇達及旗下聯營公司遠東環保負責;昇達另一全資擁有的衛龍廢料承辦政府唯一密封式動物廢料堆肥廠。
新界東北打鼓嶺堆填區2013年因污水池破裂而滲漏垃圾汁,被爆每日有相當於40個泳池容量的污水流入缸窰河,波及后海灣水質管理區,令外界譁然。環保署事後一個月始公開事件,半年後票控承辦商遠東,獲判罰款6萬元。遠東由昇達與新世界集團子公司New World Environmental Services Management Limited共同持有,各佔股權53%及47%。
環團促政府公開紀錄
上述滲漏事件遭揭發後,環保署承認2013年曾發現新界西屯門堆填區有泥水及垃圾排到大水坑,翌年因滲漏投訴一度計劃檢控承辦商,但因證據不足而作罷。
昇達廢料原隸屬太古集團,公司兩董事在澳門歐文龍案被判行賄罪成。昇達2009年起成為法國蘇伊士環保集團附屬企業。
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連佩怡質疑,每年總有一至兩宗承辦商違規排污醜聞,靠員工向傳媒爆料才曝光,「環保署好似打份工,投訴拖到好慢,唔到好urgent(緊急)變成醜聞都唔做嘢」。她促政府公開審核承辦商表現的紀錄,以便公眾監察及改善機制。
■記者白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