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沒有覺得自己不胖的女生,常常口裏說要節食,但卻意志力薄弱,與三五知己外出飯聚時,不覺意就吃多了。相信你也試過,進餐廳前不算肚餓打算吃點輕食,但結果卻點了比預期又多又不健康的食物。要戰勝意志,是否真的如此困難?最近美國賓夕凡尼亞州大學就有研究指出,改變你身處環境的某些條件,可助你控制自己欲望。原來早有研究指出,和你一起進餐的人亦是環境因素之一,難道真的是「你的同伴體形如何,你的食物選擇也必如何」?
美國賓夕凡尼亞州大學教授Angela L. Duckworth最近研究指,改變你身處環境的某些條件,比改變你的心志更容易。若學生哥考試前想專心溫習,不帶電話會比放電話在身旁但卻逼自己溫習後才回覆短訊更容易。即是說若你正在戒甜品,到咖啡店時選一個看不到蛋糕的位子比你坐在蛋糕旁但忍着不吃簡單,進一步說,跟你一起吃飯的朋友,也屬於會影響你選擇食物的環境因素之一。
早於前年,美國南伊利諾斯大學的教授Mitsuru Shimizu就曾做過一個實驗,邀請82位大學生,分成4組。他們全都要與一位女演員一同吃飯,但女演員會有兩種打扮,一是比原本身形胖多50磅的打扮,另一種是普通衣着打扮。第一組學生會與肥版女演員用餐,但演員會選擇健康飲食,吃適量的意粉及沙律;第二組亦與肥版女演員用餐,但她這次會扮演不健康飲食,吃大量意粉不吃沙律;第三及第四組則與正常身形的女演員用餐,一組健康飲食,一組不健康。
實驗發現,與肥演員一起用餐的學生,不論對方吃得健康或不健康,學生攝取的意粉份量都會較多,約增加31.6%左右。無論對方吃得多意粉還是沙律,自己的沙律攝取量都減少43.5%。原來當我們與體形過胖的朋友吃飯時,希望達成的健康目標(health commitment goal)就會變得相對不重要,從而選擇較不健康的食物配搭。
一同吃飯的朋友身形會影響你的食物選擇,聽到這個結論是否很害怕,開始擔心以後吃飯要找誰一起吃呢?讓Mitsuru Shimizu教授教你一個心法,只要進餐廳前先評估自己有多肚餓,大概想好你要點的食物類型,就不怕受環境因素所影響。吃飯時不要排擠你的肥朋友,不如進餐廳前想好要點甚麼,或者跟他們去一些提供較多健康食物選擇的餐廳吧。改變環境因素,比抵抗心理誘惑好像更容易呢!
參考資料:
1.) Duckworth A, Gendler TS, Gross JJ. “Situational Strategies for Self-Control”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6 Jan, 11(1):35-55. DOI:10.1177
2.) Shimizu M, Johnson K, Wansink B, “In good company. The effect of an eating companion's appearance on food intake.” Appetite. 2014 Sep 16, doi:10.1016
記者:陳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