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報道】今時今日的家電變得越來越智能化,當中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 IoT)技術功不可沒。其實物聯網概念早於1995年提出,泛指不同的物品可透過感測擷取資料,並利用射頻技術與其他物品及互聯網「溝通」,以進行各類控制、偵測、識別及服務。
以智能雪櫃為例,當你早上打開雪櫃時,便會顯示哪些食物即將過期,提醒你食用時要加倍注意,並需要補給;而當發生故障時,雪櫃便會與感應器「溝通」,透過通訊軟件向「主人」發出需要維修的訊息,同時安排師傅上門維修。不過受當時的無線網路、硬體及感測設備的限制,以及技術價格昂貴,因此「只聞樓梯響 」。
隨着科技進步加上智能手機的普及,促使了物聯網的起飛。智能手機就成為了物聯網裝置的操控中樞,用家只需透過手機上的應用程式,便可監察及控制智能家居中的不同裝置,又或者與智能健康手環連接掌握身體狀況。而香港家居寬頻的滲透率達83%,智能手機滲透率高達 227%,已具備物聯網技術應用的條件。那麼,物聯網又會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呢?
物聯網生活日記(女生篇)
上午8:30
今早起床,感覺到有點兒悶熱,原來室外已經29度,再想想炎熱天氣下怎樣配襯,實在令人煩惱。幸好智能「虛擬衣帽間
能夠按照天氣、衣櫃內的服飾及我的配搭習慣,建議我穿着合適的衣服,並利用模擬技術為我虛擬地穿上服飾。這樣便無需逐件衣服穿上配襯,又不怕遺忘某些很久沒穿過的衣物,輕鬆配襯到心水服飾。而且,這個智能擴增實境衣帽間更會記錄我的喜好,從互聯網推介最新時裝,讓我足不出戶也可「試穿」最新時裝。
下午3:00
午後難得放假,於是獨自在咖啡店休息一下,享受一個悠閒的下午。突然間,竟然收到有人按動家中門鈴的通知,心想會是哪個朋友找我?一看之下,怎會是他呢?原來他今早趕着上班,忘了帶開門匙卡。以往沒有帶門匙,我們只能等家人回來「救命」;但使用智能家居系統後,只要親友一按門鈴,就可以從智能裝置上即時看到對方的樣子,甚至進行視像通話,並且遙控打開家中門鎖,更可儲存所有訪客的記錄,一目了然。即使是「太懵的後裔」,都不怕有門而不能入了!
下午5:00
剛剛出糧,當然要買點東西慰勞自己。不過,買吓一袋,買吓又另一袋,手持着一袋二袋回家時要找鑰匙開門一刻,實在不方便。現在的智能保安系統就利用了雙重認證,我只要在感應器前拍卡,再掃描我的容貌,系統的生物識別技術就會驗證我的身份,瞬間就可以順利開門,連鑰匙也不用找出來,簡單快捷又安全。
智慧生活@科學園
想親身感受物聯網裝置帶來的便利?有否想過一兩個按鈕,就可控制全屋電器?大家可到香港科學園的「智慧生活@科學園」,500呎的示範單位擁有超過50件
物聯網有關的應用科技。齊來體驗怎樣令生活更有智慧!
開放日期: 2016年4月7日起
開放時間:早上9時30分至下午5時30分(天天開放,包括公眾假期)
費用:全免
地點:香港新界沙田香港科學園浚湖樓(10W)地下大堂
查詢:2629 6840 / http://smartcity.hkst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