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故事都有序章,所有偉大旅程都有起點。毫無疑問,拜恩的起點在猶他。1997年5月,湖人在西岸四強面對爵士,還是新人的Kobe,在這場重要的Game 5投出四球「大針」(air ball)。先是法定時間有機會絕殺射失,之後在加時,無論是無人防守的三分波,插花之後的跳射,抑或有機會將比賽帶到第二次加時的一擊,通通都是大針。很多年後,Kobe和他的恩師謝利韋斯(Jerry West)回憶起此事,都肯定地說,這是Kobe生涯的轉捩點。
作為聯盟的標誌、湖人的傳奇,韋斯說他從未見過這樣倔強的孩子:「普通人射出兩球air ball後,一定不會再起手,可是Kobe沒有,他仍然夠膽,他仍然不怕失敗。那是他邁向偉大的根源,他再不容許自己失敗。那個夏天完結之後,他以全新姿態回來,從此不再讓這情況發生。」
打從加入NBA的第一天,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高中生,已經充份展露他自大、自信、自我、自私的性格。來自1996一代,一個與1984、2003並稱選秀史上三大盛世的年份,Kobe打從進入聯盟那一刻開始,就矢志要超越米高佐敦。經過20個球季,Kobe也來到了應許之地。從成就、影響力、冠軍以至總決賽MVP數目來看,Kobe遠不及MJ──「籃球之神」六入總決賽,六次皆成功封王,六次都是Finals MVP,這是前無古人,也是後無來者的成就;可是Kobe手頭上的五隻指環,已足以令他成為「最接近神的男人」。
我曾經很討厭Kobe,年少輕狂,目中無人,毫無團隊合作,揮手叫馬龍(Karl Malone)走開,落場經常「擺爛」,為了顯本事而故意上半場hea打,營造超級球星救萬民的劇本;也試過被教練鬧完故意不起手,輸波毫不在乎。有波就亂射,三連霸靠「黑哨」,逼走奧尼爾(Shaquille O'Neal)和積遜(Phil Jackson),到2003年更大鑊,「衰強姦」!我清楚記得跟當時的體育同事說:「呢條友完全不值可憐,最好以後一沉不起!」事件最後不了了之,婚姻也不受影響,可能價值400萬美元的八卡紫鑽鑽戒,真的能令女人心軟吧!
真正對Kobe改觀,是07/08球季。那季季中湖人「偷」來了加素(Pau Gasol),Kobe也首次贏得常規賽MVP,可是任憑兩人如何努力,在總決賽還是不敵塞爾特人。記得那次總決賽,加尼特首嘗冠軍滋味後仰天狂呼,與拜恩雙目含淚,低頭無語形成強烈對比。那是我第一次同情Kobe,第一次覺得,原來人生就是無論幾多努力,仍會徒勞無功。那個夏天,Kobe繼續苦練之餘,也幫美國隊贏了一面奧運金牌,也是第一次傳出,Kobe在清晨四時就起床苦練的都市傳說。
那層自私自大的外皮,被苦練的汗水洗擦沖去,在加素旁邊,Kobe變得不再討厭。二連霸的球季,Kobe展現出超級球星風範,在關鍵時刻既能得分,也能協助隊友有好表現。兩次總冠軍、兩次總決賽MVP,讓Kobe終於上到神壇,與前輩並列。
去到2013年,不幸的事件發生。為了領湖人入季後賽,Kobe用盡每分氣力,當時34歲的他,在受傷前的兩晚,千辛萬苦攻入47分,擊敗了拓荒者,然後,在對勇士的晚上,面對H班尼斯(Harrison Barnes)的一次突破中,Kobe滑倒地上,那一刻,我見到他無助地坐下,左手緊按腳跟,眉頭鎖緊,就知大事不妙;那一刻,我意識到極可能是阿基里斯腱斷裂,因為他倒下時毫無徵兆,卻痛苦萬分。我不知道有多痛,因為沒有試過,只見到他在場邊稍稍治理後,一拐一拐走回場中,堅持主射罰球。我記得鏡頭的大特寫下,神色木然的Kobe像沒事般兩罰全中,那一刻,眼角淚水沒聲色地滑下,一滴,又一滴,縱使我從來都不喜歡Kobe……消息很快傳來,左腳阿基里斯腱斷裂。之後復出,再重創,到退休,然後都是歷史了。無論你多討厭Kobe,看到他在生涯末年失去了老畢斯(Jerry Buss),沒有積遜和費沙(Derek Fisher)在旁,在占畢斯(Jim Buss)這庸才累事下,以湖人史上最失敗的戰績告別20年生涯,縱使倔強的他不動聲色,可是早早無緣爭入季後賽,對好勝如Kobe來說,必然很難受。
冥冥之中如有主宰,當年對勇士斷腳,正暗示了權力交替;今日的加州陽光,也由洛杉磯漸次移走,盡情照射奧克蘭,可是Kobe就是Kobe!在最後一戰,拒絕被勇士73勝搶去光芒,在全球注視下攻入史無前例的60分!Kobe幾乎連站也站不穩,仍咬緊牙關一再入波,就如其籃球一生的寫照;在爵士身上完成此成就,更是最有風格的完美告別。環顧聯盟,再找不到一個6呎6吋的得分後衞擁有殺手本能:堅持把球給我,義無反顧奮力射入絕殺後,一手扯開波衫,一面說:You asked for my hustle, I gave you my heart.
然後我們發覺,鬧了Kobe廿年,鬧他只懂抄襲MJ,鬧他前三次總冠軍靠「巨無霸」,鬧他獨食不肯傳球,鬧他唯我獨尊,鬧他抵鬧的,鬧他不相干的;Kobe是個永恆的大奸角,有人欣賞他,但更多人討厭他,可是haters的喜惡跟他完全無關,Kobe永遠以完美形象出現,西裝配搭惡魔般的微笑,用各種得分技藝,把你贏得體無完膚,才意氣風發離開。「Beat LA」伴隨了Kobe半生,到了今日,我們才發現,他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去將MJ的精神和火炬接下來;當你想向場中大喊We want Kobe,才發現拜恩已經打完最後一場比賽。
33,643分,NBA史上第三,比米高佐敦還要高的總得分,可是界定Kobe成就的,更是他多年來始終如一,堅持自我,從沒因批評退縮,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去達成目標。清晨四時的洛杉磯是怎樣的一個世界?沒有Kobe,我們根本不會想像。原來數之不清的汗水,可以比天份更重要。Kobe這個大反派,不屑去討全世界歡心,敢大聲說自己比MJ更好,孤獨地站在頂𥧌。難怪亦敵亦師的馬刺教練普波域治(Gregg Popovich),在最後致敬的錄像上會說:Kobe, You did it the right way, you did it your way.
淚水又再悄沒聲色滑下,你知道,籃球世界從此不再一樣。
文:仙道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