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後裔 - 邁克

月亮的後裔 - 邁克

陸蓓容三番幾次解釋,「其實崑曲的戲文,並不都是『雅』的」,真是正中下懷。坊間對各類所謂高檔表演藝術總是抱敬而遠之的態度,紅館演唱會可以天天捧場,劇院音樂廳卻堅決不入,脾氣比較壞的,乾脆以哈欠表情包代表說不出的厭煩,有家教的就禮貌地伸訴愛莫能助,「咁深奧,唔識欣賞啊」,既沒有好奇更沒有同情和理解,用他們以為漂亮的方式將文化遺產打進十八層地獄。逢崑必雅的普遍觀念,與其說是抬舉,不如說是藉口,把自己不願意接近的東西推上神枱高度,給它一個冷若冰霜虛名,「唔係我唔想親近佢,係佢太高竇」,心安理得揚長而去。然而即使雅,俗人一樣不會沒有切入點呀,譬如陸小姐舉的雅例《尋夢》,「如果《遊園》是『元春』,《驚夢》是『迎春』與『探春』,那《尋夢》恐怕便是『惜春』了。每一個自珍自愛的女子,不論是正當妙齡,又或者已經老去,總會有尋夢的心懷」,換句話說,誰沒有花痴過,分別只是甲的對象是宋仲基,乙的對象是宋慧喬,經過錦心繡口提煉,昇華成了藝術,有那麼難投入嗎?
既然提起呢期紅到爆的韓星,抽水是免不了的:喜歡中國戲曲的小眾,大概可以稱為月亮的後裔吧,各自在小天地修行,一旦遇上,「老同」衝口而出。「楊玉環泉下有知,應該覺得欣慰吧?有這樣多的人為她編寫繾綣淒美的愛情故事,替她訴說委屈和淒涼。即使這一切未必準確,千百載下的讀者們,好歹總得着些兒心酸的溫暖」,雖然陸小姐看重《迎像哭像》,我偏愛《聞鈴》,到底有種長生殿上喜相逢的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