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牧獲德教區人權獎表揚爭民主貢獻 首位華人奪殊榮

朱牧獲德教區人權獎
表揚爭民主貢獻 首位華人奪殊榮

【本報訊】今年72歲的朱耀明牧師獲德國福音基督教會科隆市基督教教區頒授Pfarrer-Georg-Fritze紀念獎,表揚他長時間努力不懈爭取民主,2014年發動和平佔中運動及支援參與學生,是首位華人奪有關榮譽。昨晚深夜啟程到科隆領獎的朱耀明稱,獎項是對傘運的一種肯定,屬於每個爭取民主的港人,希望藉領獎鼓勵民主路上年輕人,別為眼前的無力感而灰心。
記者:許偉賢

朱耀明早在今年1月中獲告知成為2015年度Pfarrer-Georg-Fritze紀念獎得主,邀請他出席當地時間4月17日的頒獎禮。但朱牧沒第一時間與家人分享喜悅,反而致電另一位佔中發起人陳健民,「我唔知點處理好,即刻搵陳健民」,陳健民支持他接受。

陳健民:傘運感動國際

這天陪着朱牧受訪的陳稱:「好多人覺得傘運係無功而還,失敗感沮喪感好大,但係好多嘢都長遠啲去睇,朱牧攞獎,都係對運動嘅正面肯定,其實運動係有好大嘅貢獻,成代人覺醒咗。」在旁的朱牧坦言這是說服領獎的理由,「傘運後好多人話係失敗,但結果證明都感動到國際」。
朱牧領獎時會發表題為《敲鐘者言》的主題演講,內容除觸及香港民主發展,六四事件及佔領運動,亦特別提及銅鑼灣書店股東李波失蹤案,強調越境擄人的非法行為,令一國兩制及《中英聯合聲明》保障港人的言論及出版自由甚至人身安全,受到侵蝕。
朱牧強調人大8.31落閘否決香港真普選,迫使佔領出現,特區政府卻未有處理,令本土及激進思潮湧現,「中央政府真正要解決香港問題,係誠意推動政制發展,唔係以強硬手段同威嚇言論,但可惜30年嚟,都冇解決到(政制)。」
Georg-Fritze生於1874年,1916年成為科隆Trinitatiskirche(當地教堂)第一位牧師,堅決反對納粹及希特拉,敢於批評當時教會對迫害猶太人袖手旁觀,結果遭迫害至死,科隆教會為引起人們關注獨裁政權下的暴力及違反人權事件,表揚以和平方式對抗暴政和協助暴政受害者的傑出人士,於1981年設有關獎項,朱牧是首位華人得獎,獲大會發放的1萬歐羅,折合約8萬多港元獎金,朱牧稱會將獎金全數捐贈予推動民主的相關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