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棍球手變催眠師無償為學生紓壓

曲棍球手變催眠師
無償為學生紓壓

近月接連發生學生自殺事件,曾身陷情緒谷底的曲棍球港隊銅牌選手的催眠治療師Majid感同身受。他自少熱愛曲棍球,可惜中學時比賽中受重創無奈退役,赴澳洲升學又追不上而綴學。意志消沉幸得父親激勵,重歸港隊09年出戰東亞運動會奪得銅牌,鬥志燃起,赴美苦讀考獲臨床催眠治療師執照向父親致敬。今天,他無償為受情緒困擾的學生家庭輔導,不想再有學童輕生。
記者:蔡朗清

30歲的Majid(簡銘志)年紀輕輕,前半生已經歷大起大落;生長於小康之家的Majid,父親是巴基斯坦裔,「可能身上流着巴基斯坦嘅血,對國技曲棍球,自細就好鍾意玩,入埋港隊青年軍,擔任後衞。」但一次比賽中發生意外,「左手食指骨被對方打斷咗8塊,雖然一隻手指啫,但估唔到做咗好多次手術,呢次挫折,成個人好灰,唔敢再拎起球棍。」

被迫退出港隊,Majid自言當時陷入人生谷底,讀書又不成,「嗰陣讀書真係好渣,repeat(重讀)中五,因為自己鍾意動物,飛咗澳洲讀獸醫,讀咗半年都係讀唔上,唯有返香港,未幾去咗上海大學時裝設計,08年畢業返嚟香港。」

Majid說,那幾年渾渾噩噩缺乏方向,從事成衣標籤工作,月薪1萬,「日日整標籤,做到好悶,好唔想過呢啲生活;考咗4次警察又考唔到,成個人無晒方向。」

從事輔導工作的爸爸看在眼,某天,一次鼓勵的說話,擊中Majid要害,解開了兒子源自被迫放棄曲棍球的心結,「爸爸同我講,話我咁鍾意打曲棍球,點解因為一次受傷放棄;佢又話我唔敢打後衞,可以打其他位置,例如打龍門,都會有好發展。」

父親的話如當頭棒喝,Majid鼓起勇氣復出,轉打龍門才發覺如魚得水,並入選曲棍球香港代表隊,於2009年香港首次主辦東亞運動會中出賽,打入四強,最後更擊敗中國國家隊奪取銅牌,「4年無掂曲棍球,無想過會打返,仲攞埋銅牌,仲係港隊歷年最好成績。」

因父親恢復自信心的Majid,決定從事情緒輔導工作,更修讀催眠治療課程,幾經努力,最後在美國考獲臨床催眠治療師資格及回港執業,最近設立心理諮詢及催眠治療培訓中心Mark5,「雖然有朋友覺得我咁年輕,未必夠閱歷去開導人,我就係個人辦畀你睇,我咁渣都得,仲邊度有人唔得?」

Majid執業後,情緒受困需尋求幫助由學生至成人也有,近年明顯多了中學生,「其實學生遇到嘅情緒困擾比成人簡單好多,主要係學業,或者被同學欺凌等。」他說,學業受困主要是怪獸家長迫成,也有學生對自己要求太高,「我遇過企圖在學校自殺嘅個案,我以過來人的身份嚟開解佢,對方比較易接受。」

他續稱,療程亦包括催眠治療,「處理一啲好沉重嘅心情,需要利用催眠去釋放抑壓住嘅情緒,一次催眠治療需時約45分鐘;有啲個案,仲要搵埋家長一齊傾,先解決得到。」Majid即場示範放鬆心情緒催眠,從調暗燈光,讓對方舒適躺在椅上,再以輕柔語調引導對方進入放鬆狀態。

Majid強調,自己曾受情緒困擾,幸得父母鼓勵,納回正軌,眼見近日不斷有學童輕生消息,願無償替一些家境清貧、情緒受困的學童及家庭進行治療,「我以前都試過覺得世界好灰,無晒希望,好在得爸爸幫助;我都想畀啲正能量啲學生,度過困境」。有需要學生或家長,可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