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奢侈品經營日益艱難,上周公佈年度純利大跌兩成六的Prada(普拉達,1913)要出平價袋自救!集團管理層周一在紐約舉行的投資者會議上表示,計劃加推平價手袋吸新客,價錢由1,200至1,400歐元不等,即拆合只需約1萬港元即有交易。
記者:江靖然
奢侈品品牌Prada同時將調整全球售價政策,未來各地新貨售價,將不高於歐洲價格10%,分析指這意味Prada在香港及中國市場會降價。
Prada傳訊及市務董事Stefano Cantino表示,為吸引更多年輕新客,以及應對銷售放緩等問題,集團計劃推出平價手袋,價錢約為1,200至1,400歐元(即約1.06萬至1.24萬港元),並指市場對新產品需求強勁。過去數年名牌生意好景時,Prada產品幾乎年年要「升呢」加價,但前日集團主席Carlo Mazzi竟在會上表示,「物有所值(vaule for money)」才是Prada品牌的核心宗旨:「我不喜歡『奢侈(luxury)』這個字,我們不是缺乏創意,我們的問題只是要物有所值。」
中港市場變相降價
Prada宣佈調整新產品全球售價,以應對滙率波動及水貨橫行問題。摩通指,目前香港及中國Prada產品的售價,較歐洲貴逾20%及35%,故集團對新貨品使用新定價政策,即相當於在歐洲以外市場降價,越賣越平。
對於Prada推平價手袋,自言曾是該品牌粉絲的金利豐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黃德几指,「賣平嘢係用錯策略,只會越賣越平,影響品牌形象」。他指近幾年Prada的男士產品可謂「一成不變兼無驚喜」,認為Prada欲求變,應以增加副線取代降低新貨售價。前輪后趙海珠則表示,購買手袋時主要考慮的是牌子,「佢賣得平唔平唔關事,如果係自己鍾意嘅款,貴啲都會買」。
大行料未跌到谷底
截至今年1月底止,Prada於全球經營618間直營店,首席財務官Alessandra Cozzani表示,為維持營運收支平衡,Prada在未來兩年會繼續開店,但同時關閉效益較低的舊店。另外,集團期望兩年內將電商收入翻倍,網上會集中賣鞋類及皮革用品,暫時不會售賣成衣。
Prada去年純利跌超過兩成,遜市場預期。美銀美林指,料Prada於2017的同店增長仍會下跌2%,主要由於美國及香港旅遊業疲弱,維持「跑輸大市」評級,目標價23元。瑞信則表示,對奢侈品市場保持審慎態度,形容現時談及「跌到谷底」屬言之尚早,料Prada本年度上半年收入會進一步減少。
【名人意見】
前輪后趙海珠(Alison):「我比較少買Prada,唔會特別因為價錢平咗就買,都要睇個款鍾唔鍾意。(名牌賣得平冇咁矜貴?)都係㗎!」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董事黃德几:「我以前都係Prada粉絲,𠵱家買少咗,有啲款式可以話係『一成不變』、冇乜驚喜。賣平貨係用錯策略,只會越賣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