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水藥妝店反增 租金倍升

上水藥妝店反增 租金倍升

【打擊無效】
一周一行實行一周年,措施似乎未能打擊上水水貨客的問題。記者上周六前往上水視察,在藥房採購戰利品的顧客雖然較高𥧌期減少,但其實仍然塞爆每間藥房。
黃先生在新康街經營零食雜貨店30年,他形容該區的水貨客仍然充斥在大街上,「你睇到條街仲有幾多人啦,少咗啲水貨客但一樣咁多人買嘢,全部都係藥房。如果你唔係做大陸人生意,根本就頂唔住。過去幾年,獨自經營嘅小店由十幾間,變到得番兩間」。
黃生舖位是自置物業,因此不用捱貴租,但他專做港人生意,收入不算太高,「其實如果我執咗唔做,拎間舖收租賺得仲多,但我唔想咁樣,過去幾年都好多人想買我間舖,但我堅持唔賣,唔想賣奶粉同藥」。他透露店舖生意額過去一年跌約三成,但只要不蝕錢仍會繼續做。
旅客減少令核心區租金下跌,但上水因鄰近深圳成為水貨客大本營,租金不跌反升。記者觀察及統計,發現藥房及韓國化妝品店數目最多,一條街10個舖位有8間是藥房、1間是化妝品店,例如上水廣場對面的龍琛路64至66號地下A舖連閣樓共2,060方呎舖位,由診所變成藥妝店,租金由去底的5.5萬元勁升至13.5萬元,升幅高達1.45倍。

上水藥房依然逼爆,店外堆滿拖篋。夏家朗攝

生果舖:上水人唔行入嚟

另外,「藥房街」新康街數月內亦有3間舖變身藥坊及化妝品店,其中69至75號及37號舖的新租客為藥房,前者的租金升幅三成三,月租16萬元;至於41號舖位亦由outlet化身為韓國化妝品店,租金升幅超過八成,月租12.8萬元。
北區水貨客關注組召集人梁金成表示,近期香港有不少藥房執笠只是假象,「因為執嘅只係旺角區同銅鑼灣呢啲地區,上水今個月仲多咗兩間新藥房」。水貨客除炒貴租金外,亦抬高了區內物價。經營生果店的關先生指出,由於生果不能帶入內地,因此生果店基本上只做香港人生意,但奈何附近太多水貨客,「上水人根本就唔想行入嚟買嘢」。
■記者陳新政、程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