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嘅事係保安同航空公司決定,並唔係頌昕、或者我、或者其他人決定。」昨日梁振英,不,梁特首終於道出「真相」。原來,過去幾日傳媒瘋傳的,不少是事實,只不過因價值觀不同,理解因人而異。
很肯定有人認為,特權不是問題,因為在他們的詞彙中,那叫做「方便」。畢竟,無所不用其極地搶了特首這個位置,然後日以繼夜地被人在背後痛罵,說穿了就是為了可以有各種「方便」。
「英國人管治的時候,難道沒有特權嗎?」社會上仍然有群人在撐「梁家婦女」的所作所為。這種思想,在華南一帶叫「你做初一,我做十五」。可是在洋人的世界,有個說法叫 Two wrongs do not make one right,意思指人家錯,不代表你對。英國人千錯萬錯,今天中國人當家作主了,怎可能犯同樣的錯?這樣說,你豈不是說梁氏一門比英國人更不濟?
對於特權,近來我聽過說得最好的是梁啟智所說:「問題不在於你有沒有要求,而在於你有沒有接受。」換句話說,就算是航空公司和機場主動提出協助,梁氏一門也應該婉拒,更何況,現在的事實擺在眼前,「梁家婦女」有提出過要求,而結果是航空公司特事特辦。
「你有親眼見到咩?你又知梁家婦女真係講過乜?」無。的確整件事全城都在捕風捉影,而最清楚的,也只有梁氏一門,以及當日處理事件的前線地勤。不過,同樣地,那些挺身而出為梁振英說話的人,其實也是憑空猜想事情的始末。但最低限度,從正反雙方零碎的資料,加上梁氏一門自己的剖白,幾乎可以肯定,梁氏一門對特權絕不抗拒。
航空公司職員屈服在權貴的威名,只可以說是人之常情。令人心寒的是,負責營運和監管的機構,如民航處、機管局等,竟然都以扭曲事實來配合最高領導的主旋律。我只想提醒各位,在共和國,沒有皇室,也不應該有土皇帝。在《基本法》之下,原則上香港也沒有黨委書記一職。作為官僚,香港是期望你們會公事公辦,而不是特事特辦。
可能有人覺得,一個少女的手提行李,沒有甚麼大不了。可是,廣東人也有句:「細時偷針,大時偷金。」今天可以是一件手提行李,明日誰可以保證不是一家上市公司?假如有朝一日不知道是誰人當了特首,他家的千金有一家公司的上市申請要特事特辦,難道監管機構和港交所又要「隻眼開隻眼閉」?
獨裁者營造領袖渴望文化
對梁氏一門死咬不放,不是單純地為了倒梁反梁。我最怕是下一個特首,以致往後的,統統都是如此貨色,將權位當作是自家榮耀。傳統智慧說,要看一個人的道德操守,最好最準確的方法,莫過於賦予這個人一點點權。當一個人會「揸住雞毛當令箭」,這個人好極有限。某人當行政會議召集人時的作為,現在重提也無補於事。記得四年前的一場選舉,好多人將現任特首視為一個有為、肯改變的領袖,結果又是怎樣一回事,我也無謂多講。
究竟香港人有沒有從近廿年的特區歷史學到教訓呢?直覺告訴我,不少人不但沒有學到教訓,而且變本加厲。他們至今仍然相信,香港的問題,只是人的問題,選對了人,就雨過天青。他們從來都沒有反省,正是這種對偉大領袖的渴望,培養出人治的制度和文化土壤,像梁振英這種人追求以權力改變社會的政客,才有機會落地生根、開枝散葉。政客奪權之後,又怎會蓄而不用?政客就算明知力有不逮,又怎會心甘情願退位,讓能者居之?
香港的未來,仍然陰霾密佈。因為除了梁振英以外,還有打着各種旗幟,未奪權的獨裁者,在告訴我們:只有靠偉大領袖所能帶領香港。除非香港人有真正醒覺,明白權力最好在自己的手上,而我們每個人的未來,也只可以靠自己。否則這個城市只會一次又一次地,在美麗誤會中,失望再失望。
李兆富
Common Ground HK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