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勞工界力逼特首梁振英兌現選舉承諾,逐步降低強積金對沖比例,身兼勞工顧問委員會委員的廠商會前會長施榮懷強調不能貿然改變制度,同時拋出商界共識的新方案,指對沖機制下最受影響是月薪7,100元以下的勞工,建議由政府代為供款,料每年涉款約13億至14億元。
記者:陳雪玲
據了解,商界擔心梁振英一旦連任,屆時無後顧之憂,「乜都夠膽推」,故希望趕在明年特首選舉前游說政府接受以上方案。
強積金對沖機制是指以強積金抵銷長期服務金或遣散費的安排。根據退休諮詢文件顯示,2014年有4.35萬名僱員受強積金對沖影響,當中94%僱主供款因對沖被提取,若這些僱員月入低於7,100元,毋須自己供款,強積金退休保障形同虛設。
施榮懷接受訪問時指,認同要照顧低收入的一群,問題卻是香港逾九成公司都是中小企及微企,一旦取消對沖,僱主要在每個僱員的薪金之上額外撥備5%資金作為遣散之用。他以其公司為例,大部份員工服務逾30年,遣散20人已需要700萬元,指:「毛利率比較低嘅行業,安老服務、運輸等,都係揸住2至3%嘅盈利喺手,你要佢點預呢筆數出來?」
預料每年開支約14億元
他建議由政府為月入少於7,100元的僱員代為供款,即使保留對沖亦有保障。他以樂施會2014年的統計數字推算,當時約有24萬人收入低於7,100元;若以政府較早的數字,則約有26至27萬人,以每月5%供款計算,政府一年開支涉13億至14億元,「政府有個種子基金負擔又好,你作為扶貧、社會保障又好,幫呢班人去供呢筆錢」。他稱未就建議向政府「摸底」,但相信是商界共識。
問及梁振英當年為拜票而承諾逐步降低對沖比例時,是否未了解政策複雜性?施強調須務實研究是否可行:「個政策講咗20年,唔係唔改得。大家有個共識先,(如)說服我點解商界畀多份?」
稱增假期須補充勞動力
近年勞工議題不斷,爭取標準工時、取消強積金對沖以至將勞工假期與公眾假期看齊等均惹勞資激辯,問及商界是否在落實最低工資後在其他勞工議題寸步不讓?施榮懷認為,勞工政策要看得闊一點,以勞工與公眾假期看齊為例指,自言並非「冇得傾」,但同時點出要注意定的問題,如香港人口老化、勞動力不足,「你只睇最低工資、標準工時,公眾假期,唔睇吓唔夠嘅勞動力邊度補充,放多咗假,使唔使補充勞動力?你話畀我聽點補充番失去嘅勞動力,會令件事更合理化,更容易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