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創旺區】
行政措施無法紓緩北區水貨客問題,卻重創核心區的消費及人流,曾經是全球貴租的銅鑼灣羅素街最受打擊,近半年不斷出現劈租個案,租金跌幅最多達六成。羅素街近一年有13個舖位減租或轉換新租客,全部最少都要減租40%或以上。
羅素街59至61號地下B1至B3號舖,原本由英皇鐘錶珠寶承租12年,但在去年10月決定棄租,當時月租高達250萬元,其後由貨品價格較為「貼地」的Swarovski以130萬承租,租金勁劈48%。另一間跌幅最勁的舖位是羅素街18號地舖,原本由名錶積家以175萬承租,業主去年底不惜劈租105萬,以月租70萬租予化妝品店Colourmix,劈租六成,是近十多年減租幅度最勁舖位,足證訪港遊客已由高消費群轉至中產層面。
記者上周到銅鑼灣時代廣場及崇光百貨觀察,發現內地客人數較以往少,一個小時才看到數個推行李的大媽購物,站在商戶門口,聽到的都是講廣東話的本地人。
至於自由行必到的尖沙嘴,記者上周五到尖東視察,發現前身是大富豪夜總會、目前專攻遊客的一站式購物商店富豪匯人流劇跌,雖仍有數架旅遊巴載一批批團客到該區購物,但從車輛數目統計,旅行團及遊客人數明顯較去年少。
旅遊巴司機收入跌
當了15年旅遊巴司機的陳先生大呻收入暴跌,「上個月我先開得7日工咋,得幾千收入,屋租都唔夠交!今個月都只係開咗兩日工,𠵱家啲大陸客有時仲唔畀貼士」。他透露過去數年,每個月上班日子約有20日,月入達1.8萬元,但目前收入最低只得4,000元。
當司機30年的關先生亦指出目前跟團來港的都是低消費旅客,「高峯期一日貼士有700蚊,𠵱家分分鐘冇客畀」。司機張先生亦指,目前每日只得約100團內地客訪港,較去年減少約三成,直接令旅巴車租跌一半,「舊年一架車日租要成5,000蚊,仲要每次都要租兩架起步,但今年跌到得兩千幾」。
■記者陳新政、程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