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仲勛的風水陵園(專欄作家  古德明) - 古德明

習仲勛的風水陵園
(專欄作家  古德明) - 古德明

清明時節,零雨紛紛。陝西富平縣習仲勛陵園,一時成為芻蕘閑話:這個中共低級元老,本來埋骨灰故居之旁,故居和墳墓,加起來也不過數箭之地,但是,二○一二年他兒子習近平將登中共總書記大位,當地氣象頓變。
今天,習仲勛故居所在村落已遭夷平,闢為習仲勛陵園。陵園寬廣四萬畝,那故居三千平方公尺之內樓房,一律鋪設電熱地膜;陵園蒼松翠柏撑空,奇葩秀石畢備,花岡雕像矗立。論風水,則北倚橋山,南配溫泉河,遙望三座李唐皇陵,是代出顯宦的格局;論中共故老舊居陵園,則鄧小平以外,無能及者。
孔子說:「屬辭比事,《春秋》教也。」現試以《春秋》故事為比,以昭《春秋》之教:魯成公二年,宋文公死,遺臣華元、樂舉決定厚葬,棺柗紋飾華麗,陪葬的更有高車駟馬,珍貴器物無數。當時君子說二人有失臣子之道:「君生則縱其惑,死又益其侈,是棄君於惡也(陷君主於不義)。」
這《春秋》之教,歷代不衰。唐朝德宗初立,下詔厚葬父親,刑部員外郎令狐峘就進諫說:「有德者葬薄,無德者葬厚。先帝遺詔,送終之制,一用儉約。望速詔有司從遺制便(請下令改從先帝遺詔)。」德宗連忙稱謝說:「卿引據典禮,中(切中)朕之失,敢不聞義而從!(《新唐書》卷一零二)」只是中共之國不可能有令狐峘這樣的直臣。
籌建習仲勛陵園那位富平副縣長,毀卻一村民居,贏得習近平青眼,獲右遷為西安市副市長。習近平曾經向「全體同志」頒布八條規定,其一是「勤儉節約」,但習家顯然不必遵守。
《新序.雜事第五》載:魯哀公問風水於孔子:「寡人聞之,東益宅不祥(房子向東擴建,是不祥的),信有之乎?」孔子說:「釋賢用不肖(棄君子,用小人),國之不祥也;聖人伏匿,愚者擅權,天下之不祥也。未聞東益之與為命也(沒聽過向東擴建房子有甚麼不祥)。」換言之,君主為政以德,才是吉祥之道。唐朝時,宣宗皇帝請著名術士柴嶽明看風水,柴嶽明拒絕說:「陰陽二宅,不言帝王家,臣不敢奉詔。」這是儒家的道理,宣宗明白,禮送柴嶽明離去(《東觀奏記》卷上)。
習近平之國,有沒有釋賢用不肖,且不說香港那位明目張膽弄權的特權長官梁振英,只看幾天之前深圳發生的一宗尋常事故:有孕婦抗議當局強行改劃兒童入學區域,遭多名公安子夜登門拘捕。四百鄰居不平,聚集派出所外,要求放人,卻遭全副武裝的公安掩殺,老拳毒棍,專打頭顱,把四百人不平之氣和血打下去。民眾只能悄悄向香港記者歎一句:「中國的事,大家心裏明白。誰不想移居海外!」
孔子之道,習近平以後還是少說一點吧。他只會致力風水陵園。

古德明
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