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轉拓一二線城市 勢搶貴「麵粉價」 內房股毛利率或未見底

紛轉拓一二線城市 
勢搶貴「麵粉價」 
內房股毛利率或未見底

【內房專題】
內地樓市兩極化,滬深等一線城市銷情火熱,但三、四線城市的庫存仍堆積如山,多間上市公司均已表明,今年會把業務重心拉回至一、二線城市,減少在三、四線城市投資。有分析員指出,一、二線城市地價持續高企,如發展商重回該區搶地,或導致「人踩人」,在麵粉價遭搶貴、但賣樓價卻受政策調控壓抑下,最終「無肉食」,毛利率或低處未算低。
記者:方楚茵

多間內房股包括萬達(3699)、世茂(813)、深圳控股(604)、龍湖(960)、綠城(3900)等,紛紛表明會減少三、四線城市開發及投資,重回一、二線城市插旗。有外資分析員指,理論上2015及2016年樓市受惠政策持續支持,樓價會穩中有升,毛利率至少可止住近年跌勢。但一、二線城市地價高,目前一線城市地價已佔該區銷售均價八至九成,二線城市地價亦已佔銷售均價五至六成,意味若發展商現時才重回一、二線拿地,將要面對土地市場激烈競爭。

減少拓三四線城市

該分析員指,一、二線城市或出現「人踩人」情況,因好多中小型內房或民企,過去數年都是賣舊貨為主,現在要去一、二線搶地補充土儲,或成為競爭下犧牲品,加上政策壓抑樓價,最終「樓盤無肉食」,「(毛利率)止跌已講足幾年,最終可能最好都只會係打平」。
在剛過去的業績期,統計10間上市內地開發商,僅得兩間毛利率微升不足1%,其餘八間毛利率均下跌,跌幅由0.4至7.3個百分點不等。
當中萬達已將2016全年賣樓目標,由1,600億元降至1,000億元,表明不再於三、四線城市做銷售開發。至於物業銷售毛利率大跌5.5個百分點至18%的綠城,其行政總裁曹舟南亦已訂下明年底在三、四線城完成去庫存後,便退出市場的目標。

買貴地房企恐輸錢

招商證券香港證券研究部內房分析師蘇淳德認為,內房重回一、二線發展的大方向無錯,因為三、四線市場難做,但當人人都湧去一、二線城市捱貴地,發展商將要付出沉痛代價。
蘇淳德指出,內房買地雖非幅幅地王,「但無理由最準、最靚都是你攞,你又唔係誠哥(李嘉誠)」。一、二線城市地價急升,如「深圳地2013年每平米賣8,000蚊,𠵱家要賣13,000蚊,就算賣貴番,塊地拍番嚟貴咗都係要輸」。加上深圳部份郊區新盤價格,已緊貼香港元朗、屯門、青衣價,料以往不少買下貴價深圳郊區地及北京地的發展商,未來較易會輸錢。

【2015年內房之最】

賣樓王 萬科

萬科雖陷股權爭奪風波,至今仍未解決,但無阻賣樓稱王,去年實現銷售達2,614.7億元,按年增長21.5%,跑贏同行。

負債王 恒大

恒大近年被指「不務正業」,又搞球隊、又賣礦泉水,去年在中港大肆「購物」令負債急升,總借貸按年急增90.2%。

蝕賣王 雅居樂

發展商為清貨減價賣樓,主力三、四線發展的雅居樂,主席陳卓林坦言去年「蝕錢都要賣」,累純利率跌7.3個百分點。

人幣輸錢王 潤地

去年人民幣貶值,令多間內房滙兌虧損數以十億元計,當中華潤置地更是「一枝獨秀」,輸逾107億元,按年大增2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