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昨受雷雨帶影響,天文台全日錄得逾300次雲對地閃電。中電位於龍鼓灘的發電廠,更有供電設備疑被雷電擊中起火損毀。涉事設備屬發電站7號發電機的一個戶外變壓器,變壓器被雷擊後着火冒煙,頂部其中一個重約半噸、俗稱瓦樽的絕緣機件着火飛彈至10多米外馬路位置,幸無人受傷。機電工程署初步相信,昨晨出現少於0.1秒的電壓驟降與電廠事故有關,引發逾百宗升降機故障。中電稱會就事件詳細調查。
記者:鄭啟源 譚健文
天文台於昨晨8時15分至下午3時30分期間發出雷暴警告。截至昨晚7時共有319次雲對地、以及225次雲間閃電。昨日連場雷雨,令啟用20年的中電龍鼓灘發電廠發生罕見機組遭雷劈起火事故。
機組冒白煙 碎片散一地
據中電員工提供相片,涉事7號發電機組的變壓器遭雷劈後,零件着火,碎片散落地上,受損變壓器冒出白色濃煙。消防接報到場撲救,至傍晚仍然有白煙冒出。有中電員工透露,事故共有兩支俗稱瓦樽的變壓器零件損毀倒塌,每支瓦樽重近半噸、長近20呎。
該中電員工稱,龍鼓灘發電廠有8個發電機組,各機組變壓器都有3支瓦樽;事發後,7號發電機機組即時停機。有員工指發電廠建有避雷針,但過往機組也試過遭雷劈,惟雷劈至機組嚴重損毀及起火,卻是首次發生。
按原定時間表,出事機組旁邊的6號機組安排在昨日大維修,但由於周日較少員工上班,故改於今日進行,「如果雷劈事件喺聽日(今日)先發生,咁就大鑊」。中華電力華員職工會主席施生弟稱,員工對事件感憂慮及震驚,工會關注廠內其他機組會否出現同類事故,促中電徹查事件。
工程師學會電機分部前主席杜宏金指,興建發電廠時,電力公司會作風險評估,為電廠設施加裝應對各類天災的保護裝備。發電廠一般靠避雷針保護設施免遭雷擊,但避雷針始終難完全保護整個電廠,「設計時已經會因應天氣數據,制訂不同級別保護設備,但始終有機會出現預料唔到嘅大雷擊」。他指今次事故罕見,受損的變壓器絕緣體遭雷劈後起火斷裂,相信當時雷電電壓極大,且曾導致機組短路。但他表示,發電機系統另有保護機制,可將受損變壓器隔離,防止整個供電系統受影響。
另中電公佈,昨晨9時38分,一個40萬伏特供電網絡曾出現少於0.1秒電壓驟降。不少市民感受到燈光突然轉暗或閃爍情況,消防處於昨早上9時30分起的兩小時,共接獲149宗市民被困升降機報告,涉及九龍及新界多個地方,當中一名市民不適送院。處方亦接獲51宗響警鐘報告。
中電指對電廠運作無影響
機電工程署發言人指昨早接獲中電通報,其40萬伏特供電網絡曾出現短暫電壓驟降,並影響本港廣泛地區電力供應,龍鼓灘發電廠的40萬伏特供電設備亦出現故障。該署派員到場調查,初步懷疑事故與龍鼓灘發電廠其中一個發電機組變壓器組件故障有關,導致電壓驟降。發言人指,該署會進一步調查,以確定事故起因,包括是否與雷擊有關,並已要求中電就事故提交報告。
中電發言人指,發電廠遭雷劈事件,對運作沒有影響,會為機組進行復修。中電已向相關政府部門匯報,並調查事件是否與惡劣天氣有關。環境局則在截稿前未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