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文件」揭示本港在離岸公司活動扮演重要中介角色。監察組織和多名律師指港府近年雖改革嘗試加強公司透明度,但監管和透明度仍低,在瑞士傳統避稅天堂近年飽受歐美壓力下,更多見不得光熱錢流入本港。
對巴拿馬莫薩克.馮賽卡律師行外洩文件的分析顯示,由1977年至去年,本港有2,212家會計師樓、銀行和其他中間人公司,助律師樓客戶設立37,675間離岸公司,中間人數字世上最多。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姊夫鄧家貴2009年在英屬處女島設兩離岸公司,律師行就找了本港的民信會計師事務所協助。民信其中一名合夥人鄒燦林,至少當了廣東省政協十年。
港稅局稱採「適當行動」
多名律師指本港不向公司的海外收入徵稅、司法獨立,加上離岸公司結構方便調動內地資產,造就離岸公司活動蓬勃。倫敦Latymer Partners企業情報顧問公司合夥人Iain Willis,指外界認為香港局勢穩定、低度金融監管、開設公司易加上透明度有限,也易吸引逃稅、洗黑錢等見不得光熱錢。
港府前年開始要求公司至少有一名真人董事,以阻連鎖式以公司控制公司,令當局難追查誰人真正受益和話事,但有灣仔中間人公司負責人稱,客戶易找親戚或其他人代當董事,應付這要求。英國「稅收正義網絡」指香港的公司透明度,全球仍第二最低,僅高於瑞士。本港稅務局稱,會向「巴拿馬文件」披露的有關人士「採取適當行動」,並會致力加強執法。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