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針對近年來港申請做難民的免遣返聲請機制被濫用,入境處擬設立入境前登記制度,針對免遣返聲請較多的來源地,包括印度和印尼等毋須簽證來港的國家,要求旅客來港前先登記資料,通過該處評估才可登機,預計新措施最快本財政年度可以實施。
來港前分析旅客資料
入境處助理處長馮伯豪昨接受電視節目訪問時表示,免遣返聲請個案近年不斷增加,已積壓逾萬宗,當中四成七個案持有效證件合法入境。這類申請者不少來自免簽證國家,包括印度和印尼等,該處正計劃設立入境登記制度,旅客來港前先透過電子平台登記資料,通過評估才可登機。
他稱該處會要求旅客提供簡單資料,「如果一個人輸入嘅資料,我哋發覺以往有不良紀錄,呢啲盡量唔會畀佢通過,可能亦會睇我哋現時手上嘅聲請人大概情況係點樣,然後再作風險分析」。
馮不擔心實施登記制度,會引起其他國家對港旅客推行同類措施。被問到登記基於旅客過往入境紀錄會否影響成效,他認為新政策可加強現有入境管制。
另該處將於周二向立會提交草案,建議修例加重針對協助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度、尼泊爾等國家非法入境者的蛇頭刑罰,提高至最高可被判罰款500萬元及監禁14年,冀在7月今屆立法會會期結束前完成修例。
■記者謝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