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期過去,各大藍籌及H指成份股2015年成績表已塵埃落定,各企業表現有驚喜亦有驚嚇,整體市況在紛亂過後,近日亦回歸淡靜。今期〈投資導航》按彭博資訊提供的數據,綜合出各大成份股去年成績,從而嚴選出去年毛利、派息、增幅及賺幅的王者,助大家簡要回顧及掌握各大企業去年盈利表現,並同時可趁靜市機會先行補補課,待股市回勇之際,即可在企業業績的因素支持下,出擊掃貨。
增長王比亞迪 盈利飆逾五倍
去年藍籌及H股全年業績塵埃落定,表現最好的是汽車股比亞迪(1211)純利增長超過五倍,表現最差是油股昆侖能源(135),倒退97.56%,某程度解釋了兩板塊近月走勢迥異的原因。
比亞迪去年純利增長5.51倍至28.23億元(人民幣.下同),收入亦增長40.18%至776.12億元,當中汽車及相關產品業務收入按年增48%,新能源汽車業務收入增長1.62倍。不過,盈利大增最主要原因卻在於2014年基數低,公司在2014年盈利只有4.33億元,是近五年以來第二低,惟企業去年毛利率回升至15%,純利率亦升至3.6%,是近五年以來最高。至於其餘高增長股份包括多隻內地證券股如廣發(1776)、華泰(6886)及海通(6837)等,增幅均以倍數計。
雖然比亞迪預期今年首季盈利仍可增約5倍,但內地盛傳將會削減新能源車補貼,其中上海今年1月1日起,新能源車補貼幅度已大減75%,令其股價高位回調近一成。
昆侖能源少賺97%
盈利跌幅最大的是昆侖能源,在國際油價大幅下跌、油氣資產減值、哈薩克斯坦滙率改革等多重因素影響下,集團在勘探與生產業務出現虧損,嚴重拖累整體業績,令去年收入跌13.33%;純利更大跌97.56%至只有1.37億港元。其他倒退王還包括不少建材及石油等商品股,如「三桶油」及中建材(3323)等,倒退幅度介乎三至七成。
現金王長和 保留千億彈藥
內地經營環境持續轉弱,中港企業未敢貿然擴展業務,秉持「現金為王」原則。回顧芸芸非金融類的藍籌及H股過去一年成績,多隻中港地產股逆市中選擇保留彈藥,其中長和(001)更坐擁逾千億資金傲視同儕當選現金王,負債王則續由中建材(3323)穩坐。
按彭博資訊數據統計,若撇除銀行、保險及券商等金融類別,現有的恒指及H指成份股中,去年完成重組的長和,2015年現金及現金等值資產多達1,211億元,跑贏其餘48隻股份,成為流動現金能力最強勁的企業;內房龍頭中海外(688)亦擁1,024億港元流動現金,但值得留意是,中海外現金儲備按年大增71.2%,集團在年報指因中港土地市場淡靜而不急於補充土地儲備,從而累積較多現金。
中建材負債率264%
地產股淡市增持現金保留實力,向來債重的資源板塊淨負債率亦略為改善。49隻藍籌及H股中,十大最高淨負債率股份中,電力股及兩隻基建股已囊括四位置,當中中建材去年全年淨負債比率高達264%躋身「負債王」,意味集團若被追討欠債,需要現存資本的1.6倍才能抵債,惟比率已較前年減少。至於龍源電力(916)去年淨負債比率,亦回落至163%排第二。兩股的存款及現金等值資產按年皆有增長,加上權益總額擴大下,令負債水平回落。
高息王滙控 提防賺息蝕價
身處低息時代,總有投資者會夢想成為「收息達人」,收息數十萬、甚至百萬「過日辰」達財務自由境界。按彭博資訊及上周三股價統計出各大藍籌及H股的去年派息,股息率最和味者為滙控(005),派息最疏爽則為昆侖能源(135)。
六隻內銀打入十大
內銀今年盈利增長「歸零」後,大型內銀將派息比率減至30%,股息率普遍降至平均約6厘,反觀滙控盈利表現欠佳,但派息不減反增,去年末季稅前虧損8.58億元,全年稅前盈利僅升1%,配合股價近期再下試七年低位,以上周三股價45.95元及全年派息0.5美元計,滙控股息率已抽高至8.5厘,冠絕藍籌。另外,以股息率計的十大最高息股份,仍有多達6隻為內銀股,包括工中建農四大行均有6至7厘股息率。
然而,想坐定定收息亦不容易,高息陷阱比比皆是,滙控股息率之所以抽高至超過8厘,絕大部份受惠股價下挫,投資者倘以為滙控已錄七年低,入貨坐定收息正好?少年你太年輕了,滙控於2009年以28元供股,大摩最熊預測估其可跌至供股價,倘現時貪高息入貨,有機會「贏粒糖輸間廠」,再高息亦未不足夠彌補股價跌幅。
若以派息率計,則昆侖能源(135)無人能及,因為絕對「派凸息」,全年盈利瀉98%,同時躋身「倒退王」,每股盈利只得2港仙,末期息每股卻派6港仙,派息比率高達353%,表面看來派息比率高企,但若將盈利不計及17億元物業減值,派息率僅26%,較2014年派息率29%更低。
賺錢王騰訊 毛利純利率佳
按彭博資訊提供一眾藍籌及H股的去年業績數據,統計出純利率及毛利率高企的企業中,出奇地以電能(006)最高,惟倘撇除特殊收益等因素,單計毛利率以銀娛(027)最高,比率高達98%,但扣除營運其他開支後,其純利率只得8.16%;相比起來,騰訊(700)成為賺錢王更加實至名歸,因其毛利率及純利率均不俗。
騰訊去年毛利率有59.5%,純利率亦達28%,集團去年純利及收入都錄得不俗升幅,兩者分別升21%及30%,因其增值服務及網絡廣告,兩者收入增長都相當標青。
值得一提是,毛利率及純利率不能反映一切。以電能為例,去年純利及收入明明分別倒退87%及38%,但純利率卻超逾590%,非常不合理。
細心拆解就會發覺,電能純利率強勁某程度上是由於集團去年受惠於英國企業稅稅率下調所產生的遞延稅項收益,故即使其純利率再高,電能嚴格上亦不算是賺錢王。事實上,地產股長和(001)及恒地(012)去年亦是純利王,純利率分別高達71%及90.2%,惟大部份均涉及投資物業重估收益。
基建股毛利率低
要數毛利率最低股份,中鐵(390)毛利率僅得8.11%,純利率更加只有約2%。同樣為鐵路股的中交建(1800)及中車(1766)等賺錢力同樣不大,毛利率分別只有12%及20%,純利率更齊齊不足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