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籽】代方太要求ViuTV播美劇

【文化籽】代方太要求ViuTV播美劇

【文化籽:西遊記】
ViuTV開台,睇足半粒鐘預告先入戲肉,係好無癮。都請大家繼續睇啦。否則,新電視台頂唔住,火速玩完,又會俾有識之士批評:「以前唔見你珍惜,到關門大吉,你先扮懷念?」

《叫我梁特首》(蘋果動新聞)

包括方太在內的香港市民,睇呢啲戲睇得最投入。

《EU超時任務》(無綫)

方太表示:「啲劇,好難睇呀!」

幾年前,在《壹週刊》工作,無綫還未霸道到封殺壹傳媒,我負責撰寫電視節目介紹。一星期七日,一日三至四格,每格幾十字,簡介一下電視節目內容。寫甚麼好?好倚賴電視台寄來的新聞稿提供資料。新聞稿一般來說不會有甚麼吸引。惟有自行創作改造。很多時,搞到文字跟節目,根本毫無關係。
部份讀者開始質疑,究竟寫稿的人有冇睇電視。我肯定地回答:有。多得阿媽,即方太,她沒有甚麼嗜好,最愛睇電視,尤其無綫電視。如果在陶大宇羅嘉良最當紅的年代,你跟她說無綫壞話,她輕則黑面,重則反駁,更嚴重者,可以跟你絕交唔係講笑。我一度以為方太私藏大量電視廣播(511)的股份。可惜,沒有。
追隨家規,我也只好選擇無綫。直到,有線開台,要睇波,我立即成為訂戶。即使現時有線只剩下深宵直播的歐聯具吸引力,為了支持新聞台,我仍然按時付月費。到now TV搶了英超播映權,我又迫於無奈安裝。安裝now TV,可以訂閱無綫收費頻道,方太話非常方便,以後唔怕煲劇煲漏一集,第二朝就可以重溫。我又訂埋無綫收費台的套餐。不經不覺,屋企部電視真係乜台都有。
全盛時期,方太日煲十劇。朝早,睇有線劇集台重播又重播的師奶韓劇,報仇報仇同報仇。下午,睇華語劇台的大陸宮廷劇,勾心鬥角與勾心鬥角。之後,輪到經典台。有時,日劇台重播《阿信的故事》或者播《海女》,啱口味,又追。翡翠台下午重播舊劇,再睇。到黃金時段,三線劇,走唔甩。晚上十點半,還有精力轉去明珠台睇配音美劇。問你服未?
換句話說,只要我身在客廳,係好難唔睇電視。我寫了十幾年電視節目介紹,評語大部份來自方太金口。直到近幾年,方太終於覺悟,或者是忍無可忍,竟然對無綫產生微言。很多劇集,她終於狠心放棄。新潮一點複雜一點的《潮流教主》或者《EU超時任務》,她固然頂唔順。老土如《愛.回家》,她也捱唔住馬家的教育電視。原因?很簡單也很合理:「啲劇,好難睇呀!」
所以,ViuTV開台,主打真人騷,人人讚好。我力排眾議,堅持應該開劇,仲要開師奶劇,有咁婆媽得咁婆媽。《跟住矛盾去旅行》,係創新係吸引,無睇過電視的,到最後,始終會上網睇㗎,始終搶唔到無綫客源。《瑪嘉烈與大衛》,更加適合放在Netflix,一次過放齊一季。常說今時今日還會坐定定觀看電視的,盡是不願改變的一群。要他們由喜歡黎耀祥突然變成喜歡夜魔俠,是有點困難,不過連超級死忠方太都感受到無綫出品有幾爛,只要市場上有質素較好的同類貨物,我又唔覺得無綫播雪花,一樣有慣性收視。
翻看ViuTV節目表,暫時來說,被寄以厚望的,應該是《太陽的後裔》。韓粉一早網上搞掂啦,點會等?會等的,無錯,又係方太一類的觀眾,要聽廣東話唔想睇字幕的觀眾。繁體字幕是賣點,粵語配音當然更值得大力宣傳。韓劇質素參差,不妨考慮美劇。不要懷疑師奶對美劇的接受能力。拿方太為例,她是《欲骨查》(Bones)、《賈神探》(Castle)、《「法」妻》(The Good Wife)的忠實擁躉。《心計》(The Mentalist)播到第六季,方太終於知道邪惡大佬紅約翰的真身,開心到呢。點知,第七季,無綫竟然無再配音,你想像到方太的憤怒、難過和遺憾嗎?如果,ViuTV肯做好心,爭奪《心計》版權,然後配上粵語,我敢寫包單方氏一家必定晚晚99。(編按:99為ViuTV頻道號碼)
為針對師奶觀眾,揀美劇,先要戒角色眾多劇情複雜的,所以,《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再好睇,也不適合。又不可以挑選跟美國本土或歷史的關係太緊密,例如J.J. Abrams監製,講述高中老師超越時空拯救甘迺迪總統的《11.22.63》。題材無需刻意創新,內涵最好別太深奧。以此作準則,我強烈推介ViuTV購入ABC新美劇《The Catch》。先旨聲明,我未睇,純睇節目簡介:美女私家偵探個未婚夫呃咗佢幾百萬美金後消失無蹤,她與偵探社的團隊一路調查不同的謀殺案,一路尋找未婚夫下落。未婚夫其實是個職業老千,為求自保,出盡方法設計不同騙局跟未婚妻貓捉老鼠。製作單位包括Shonda Rhimes,成名作是《醫人當自強》(Grey's Anatomy),要幾煽情有幾煽情,好啱香港人口味。何況,以兩夫婦的角力作重心,根本就是香港電視劇的王道。現實都係,梁太在機場發難,梁先生,呀唔係,係梁特首,出盡奶力為妻出頭,香港市民睇呢場戲睇得幾投入幾咬牙切齒?ViuTV,信我啦,買多啲美劇返來,將粵語配音盡量加入本地元素,索性幫角色起個中文名,似時下荷李活電影的中文字幕做法。莫講話去返九十年代《仁心仁術》(ER)的受歡迎程度,去返八十年代《豪門恩怨》(Dynasty)的高潮,都不是不可能呀!

撰文:方俊傑

觀塘長大,壹仔打滾,偏愛西片、西劇、中日韓美女。利物浦悲慘球迷,非西人一個。facebook專頁:方俊傑

編輯:陳漢榮
美術:吳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