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籽】中環砌紙皮屋 入臨時的家探姐姐

【親子籽】中環砌紙皮屋 入臨時的家探姐姐

【親子籽:教養之道】
在香港,不少家庭都有外籍傭工,大家在家中朝夕相對,雖沒血緣關係,卻由她們負責照顧子女日常生活,這位外傭姐姐似近還遠,工作以外,我們對她們的生活又知幾多?早前有20個家庭,帶同子女走上中環街頭,合力做一個大勞作,親手砌一間紙皮屋,了解平日處理家頭細務的外傭姐姐,假日生活是如何度過。常說要栽種孩子的同理心,其實可以由家中開始。

根據政府統計處及入境事務處2015年的數據,目前本港約有超過33萬名外傭,當中近17.2萬名為菲傭。 每逢周日,中環皇后像廣場一帶,會出現一間間紙皮屋的奇景,那是外傭為了構建與同鄉相聚的空間,會用紙皮堆砌成一個臨時的「家」,在這個結構細緻到有客廳、睡房和玄關的地方,一起製作手作、分享食物和閒話家常。

早前一個周日,獨立記者蘇美智和「綠腳丫」發起人柯佳列舉辦工作坊,帶領20個家庭親身到中環街頭,參與了解外傭的活動,齊齊砌外傭假日共聚的空間──紙皮屋。

中環皇后像廣場以至行人天橋一帶,逢周日會出現一間間紙皮屋,那是外傭姐姐親手搭建與親朋鄉里假日聚首的臨時空間。

蘇美智著《外傭──住在家中的陌生人》 一書,講述外傭僱主的心聲和外傭家鄉的故事。$148

小孩子主動聊天交流,外傭姐姐歡迎之至。

街頭載歌載舞行catwalk 意料之外

親子讀書會「綠腳丫」和獨立記者蘇美智舉辦了一個親子工作坊,請來家長與小孩,一起砌一個由「姐姐」自創的紙皮屋,而且鼓起勇氣,跟街上陌生的姐姐搭訕,問她們如何度過周日,分享平時跟家中姐姐相處的點滴,蘇美智說:「沒有她,我亦沒可能做到現在獨立採訪的工作。」蘇美智口中的這名菲傭姐姐已打工10個年頭,家中兩小孩臨睡前都會摟着姐姐親親說晚安,蘇美智說:「外傭姐姐在我們家裏是一個親密的存在,但很多時,我們對她的認識,可能只是一個『洗碗的姐姐』、『掃地的姐姐』,對於她的其他生活面貌、星期日如何度過、有何興趣、有何追求,我們卻很少去了解。」工作坊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希望播種一顆很細小的種子、一顆有同理心的種子,認識在自己生活中,最接近的一位陌生人,「希望令小朋友今後以一個平常心、一個普通人的態度禮待家中的姐姐。」
在活動中,大家都稱呼外傭為「姐姐」,姐姐在街頭不僅與友人談天說地,還會打鑼打鼓,歌舞昇平,唱或聽家鄉的歌曲,甚至即席在街頭化起盛妝行catwalk,這些景象,跟姐姐在家打理家務的畫面反差太大,原來姐姐工作以外,都有自己的夢想,都有愛做的事,都有顆青春愛玩的心。對於家庭的大朋友抑或小朋友,都是意料之外。
作為33萬名外傭僱主的一分子,蘇美智逐漸對這位家裏「陌生人」的生活感到好奇,「她來到我家,照顧我家的小朋友,同時我會開始好奇她的小朋友,身在家鄉又正在面對怎樣的生活。」一年前,她撰寫了《外傭──住在家中的陌生人》一書,講述外傭僱主的心聲,以及外傭在家鄉家人的故事等,「出書目的不是想為外傭人性化、或為她們發聲,只是希望透過道出當中的故事,展開更多建設性對話,從中令僱主家庭和外傭得到一個互相了解的機會。」她補充,外傭在香港生活的待遇情況,或許要留待政策制度去改善,但好些事不用等就可以付諸實行,「我們應如何平等對待外傭,撥開外面很多不理解,或很多誤會,從而建立一個正常的僱傭關係。」

蘇美智(左一)與柯佳列(左二)在中環街頭舉辦與外傭姐姐交流的親子活動。

外傭姐姐載歌載舞之際,有家長和小朋友混入其中,打成一片。

化晒妝行街頭catwalk,真係估你唔到。

點砌紙皮屋

收集再用紙皮

用索帶連接紙皮

畫公仔點綴裝飾

參加者心聲

讓姐姐開心點

「學到點樣可以等外傭開心點。」8歲的袁竹灝和5歲的袁庄賢,兩姊弟在活動後這樣說。他們與街上姐姐交流時,獲送小飾物,從而知道對方假日會做些小飾物,既打發時間和減壓,又打算藉這一技之長,將來返回菲律賓後作為一門生意。袁父說:「希望讓子女可認識平日照顧他們的姐姐,放假會做甚麼。」袁母補充:「若沒有了她幫助,我便不能出外工作。希望讓子女學懂尊重姐姐,始終她都是幫助我們生活,不是工人,而是姐姐。」

袁氏一家 
僱用「姐姐」:6年

給對方多點空間

5歲的繆孜昀自出世以來一直有外傭姐姐照顧,繆太日漸視對方為家人,今次考察才令兩母子第一次知道外傭姐姐原來假日會行catwalk,對其假日生活、性格及興趣知多一點點。繆太說:「將來大家可以多點諒解,給對方多點空間,我曾試過問家中的外傭姐姐可否改平日放假,希望她假日可照顧囝囝,她說平日放假的話她會冇地方去,朋友亦非放假,如今會對此理解。」她續道,今後會想了解多點家中的姐姐工作以外的生活,如有踩單車等家庭同樂日,會問對方有沒有興趣一同參與。

繆太與囝囝孜昀 
僱用「姐姐」:7年

學會將心比己

梁太帶同5歲半的梁靜掀參加,因女兒在家中與外傭姐姐打成一片,所以希望了解對方生活,對於外傭姐姐在街頭載歌載舞的熱鬧氣氛感到印象深刻。梁太事後有感她們過去真的沒去好好認識身邊的姐姐,「唔會去了解,應該這樣說。」活動過後,梁太希望可以讓女兒學會將心比己,嘗試了解多點外傭姐姐的感受和看法,為對方設想一下:「例如我家的姐姐在菲律賓都有小朋友,她長時間離開子女有何感受,或者這方面我其實可怎樣幫她,會多點和她溝通。」

梁太與囡囡靜掀 
僱用「姐姐」:5年半

記者:余瑋
攝影:陳永威
編輯:謝慧珊
美術:吳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