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5度唧牙膏式回應迴避往事玩語言偽術

4日5度唧牙膏式回應
迴避往事玩語言偽術

「巴拿馬文件」這枚炸彈引爆以來,英揆卡梅倫究竟有沒有從亡父的離岸信託基金獲利,唐寧街連日來只是「唧牙膏式」回應,大玩語言偽術,但隨着事件繼續發酵,他不認不認還須認。
連同前晚的電視訪問在內,卡梅倫和唐寧街在4日內5度回應事件,但之前四次都迴避了最核心的問題──他曾否從中獲利。

最初僅稱「私人事件」

文件曝光當日,唐寧街堅稱那是「私人事件」,但之後卡梅倫就說他「沒有股份、沒有離岸信託、沒有離岸基金」。他的發言人及後澄清:「首相、他的妻子和子女,現沒有從任何離岸基金中獲益。」唐寧街之後再說,卡梅倫家庭未來都不會就任何信託基金中獲益。說來說去,就是沒有提及之前的事。
政治領袖遇上這類事件,一般會在記者會上被窮追猛打,然而卡梅倫鮮有在英國召開正式記者會,只會隨意接受記者兩、三條提問。
而現在即使卡梅倫終於坦承有從父親的離岸信託基金獲利,惟仍有多個問題未解答:他為何要在這麼多日後才承認?他究竟有沒有避稅?他從父親繼承的遺產,當中有沒有來自父親的離岸基金?
今次事件雖未證實卡梅倫有任何不當行為,可是處理事件的手法,難免會大大打擊他的誠信。
英國《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