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前特首何厚鏵的女兒何芓諄(Charmaine),5年前於紐約創立自家手袋品牌Me Char,不想從政,只想做設計。家底好,一樣要在MTV做PA,由打雜借衫開始受啟發,她的品牌走中價路線,全因深信「𠵱家階級觀念好模糊,冇貴族,好多人都係靠自己打拼。」Charmaine對自己的身份認同亦一樣:「我個人同品牌重要,我嘅背景同身份唔係最重要!」
撰文:林妙萍
澳門前特首何厚鏵的女兒何芓諄說話極快頭腦清晰,是個理性型的年輕設計師,她早前在尖沙喓嘴的新店受訪,回憶創業之路原來是由計錯成本到開pop-up store開始。
執衫阿姐啟蒙
自少對服飾充滿好奇的Charmaine說:「細個對material、fabric好有興趣,對件衫個structure、成日都諗點樣摺、點樣配色。」她內心星火,神奇地由MTV服裝間阿姐燃點,她說:「大學讀傳理系,之後喺紐約MTV台做PA,主攻紀錄片,會同其他部門聯絡,執衫個姐姐好錫我,佢話我對時裝有天份,啟發咗我,所以咪試考Parsons讀fashion design,又俾我考到,所以就讀咗兩年master 。」
Charmaine畢業作是一組白色、玩立體剪裁的「唔多滿意」學生作品,輾轉幾年後,才決定做自家品牌,她說:「我打過工㗎,我喺Michael Kors、Theory打咗兩三年工,嗰幾年好大得着。MK做merchandise,令我知道business點run、點計budget;Theory最成功係positioning ,識得點樣將最簡單元素,變成自己特色。」
為免競爭太激烈,Charmaine決定不做女裝,創立Me Char做手袋,走二、三千元的中價定位:「做時裝成本最低應該係手袋,唔使sizing、唔使限定season。」出身澳門四大家族,Charmaine覺得身份不重要,時尚應該是共享的:「社會唔同咗,個階層分界少咗好多,𠵱家都冇貴族啦,好多好多上流社會嘅人,出身都係靠自己打拼,階層係模糊咗,大家可以打成一片。所以我唔鍾意做一啲只適合畀某一個price point、某一類人。如果你做嘅事,係冇人可以分享到、冇人可以enjoy到,係好可惜!」
煲香港回頭客
[父親何厚鏵在公職以外,家事一向非常低調,Charmaine說:「佢哋冇一個做時裝,但好支持我嘅工作,我都做咗5年,佢哋知我唔係玩。我亦唔想present as一個名媛,呢類身份地位,已經唔再係最緊要。 」不過背景優勢總會有,何超瓊、劉嘉玲、徐子淇全部幫手貼手袋相,她感謝好友:「好多朋友都好幫忙,純粹係義氣,友情搭夠,無言感激!」
沒因地利在澳門開店,反而選了落戶尖沙嘴,Charmaine解釋:「因為當時香港個pop-up做得好,澳門係大客同遊客,big spender想買大牌,遊客come and go,而澳門本地居民又唔係好多,我係想煲香港本地回頭客。」現時全球W hotel、Amazon及韓國樂天都有銷售點,但5年仍未回本,Charmaine寄望:「頭一兩年開銷大,𠵱家穩定咗,應該快啦,哈哈!」
場地:Me Char(新港中心)
最美好的70's
手袋走簡潔有型的線條,東西混合、男女共融是品牌的DNA,也是設計師的個人投射,何芓諄解釋:「我自己出身喺港澳,有亞洲元素,又喺美國住咗十年以上;個性比較男仔頭,我又係個女仔,所以係中性,實用型。」
叔父世伯口中最美好的70's、Andy Warhol的精采瘋狂,令她着迷。手袋的紅黃綠色盤、袋的名字Brigid、Holly,以至新店的銀牆,全源自Warhol的作品與silver factory,她說:「我好鍾意New York,我好鍾意佢,70年代紐約係最好玩、最開心,studio 54充滿wow factor,Andy Warhol係最代表嗰個年代。我錯過咗,未出世!如果我活喺佢個era,我會好開心,嗰個年代嘅fashion係最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