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多國傳媒聯手引爆的巴拿馬律師樓Mossack Fonseca客戶離岸公司機密文件被洩漏吹起一場新的全球性政治風波。是次洩料的牽頭者是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及與其聯手在76國家107個傳媒機構把洩漏的過千檔案經過一年多的分析後才引爆。
ICIJ是一總部設立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非牟利機構。是次資料盜竊者是黑客抑或是內鬼不得而知,過千萬份資料由一個德國傳媒收取後轉交給ICIJ處理。
問題聚焦揭發全球過百政要的家屬在被涉及的律師樓擁有離岸公司,其中包括中、俄、英現任領導人的家屬。
最黑仔是冰島總理貢勞格遜,他在薄弱的聯盟政府要面對未申報透過離岸公司持有利益衝突投資的不信任動議已於周二辭職,這亦是另一次政敵乘虛而入的逼宮行動。
洩密者至今仍匿名
我認為Mossack Fonseca律師樓的客戶檔案被盜竊只是冰山一角,後遺症極為恐怖,因為沒有人能排除全球的其他跨國金融專業服務機構如律師、會計師、稅務顧問、信託代理人、資產管理公司及私人銀行的客戶機密資料有否已經被盜竊。以今天的IT技術來說,做backup時多抄一份作不法用途何其容易!況且,事主往往全不知情。
冤有頭,債有主!以前的機密資料洩露者包括WikiLeaks創辦人阿桑奇,曾潛逃香港現居俄羅斯的CIA前僱員斯諾登及滙豐瑞士私人銀行前僱員偷了資料後到法國爆料等所謂公義人物都有名有姓。然而,這次更大規模的爆料者至今仍是匿名的!亦沒有人知道下一鑊幾時及會在哪裏爆!
離岸公司、信託法、私隱保密權及避稅權近一世紀來在奉行資本主義,自由跨境貿易及法治的國家一向合法,ICIJ亦強調擁有離岸公司本身不屬違法。因此,今次像核爆災難性地洩料者的居心及道德高地在哪裏呢?
應捍衞港獨特稅制
如擁有離岸公司不違法,那麼監管者用非法及嚴重侵犯私隱得來的資料去調查的道德水平又哪裏去了,合情合理嗎?用不義方法取得的證據在法庭上最終屬admissible evidence嗎?不過,任何良好的法治制度都敵不過傳媒的審訊,很多當事人在監管當局未有任何執法程序前已蒙受reputation risk而身敗名裂了!
回到香港,香港的稅制及法律對在岸及離岸分水嶺向來是清楚的,這方面香港作為一個成熟的經濟體系與領先國家的全球性稅制及擔任國際警察的角色截然不同。
我們應為香港獨特的稅制捍衞我們自己的價值觀,不要被因盜竊、嚴重侵犯私隱的非法行為及外國好撩事鬥非的傳媒及政客的攻擊而被抹黑及凌駕。不久以前歐盟把香港錯誤歸納形容為一個逃稅天堂及後要補鑊不是記憶猶新嗎?
香港今明兩年是選舉年,各界別準候選人在這方面的政綱是不容含糊的,因為大部份選民及持份者對上述問題的感受及取向是清楚及懂的!
周光暉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