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樂好易:93歲健身常客

體樂好易:93歲健身常客

多年來,最令筆者佩服的客人要算是一位93歲的老朋友。他一星期裏怎樣公務繁忙,不論風雨,也一定會抽時間到來練習;即使我未可抽空為他訓練,他也會執意到健身室來踏單車。原因很簡單,他深明要維持生活質素,做運動是不二法門。
話說這位老朋友在年輕時是一位運動能手,籃足手排樣樣皆曉,身體當然活力壯健,無病無痛。但步入中年後,由於生意漸大,家庭需要更多時間照顧,因此他不能如以往般於閒時動一動。日子久了,雖然「可動資產」越來越豐厚,但「可動時間」則越來越少,體重也早已超標,帶來的身體問題接踵而來,如不同的慢性疾病,像三高(高脂、高血糖及高血壓)、又有膝關節痛、痛風等。40多年後,他慢慢從生意位置退下來,依稀記得運動曾帶給他歡樂及滿足,因此多年前在友人介紹下找上筆者為他作出運動訓練。在多年來的練習,雖然每次見面這位老朋友也是以輪椅或柺杖輔助,但他經常笑容滿面,表現出無比決心,毫無畏懼,因為他的格言是「做得幾多得幾多」。老人家很珍惜每次練習,亦認真看待每個動作,所以在體能及心境上也有進步。
當然,我倆不會期望他在運動後能健步如飛,我們的目標主要是提高他的活動能力,以在日常生活及自理上表現更為自如。因此,我除了給他編排肌肉及消脂練習外,更會設計較多的生活功能訓練給他,讓他對生活動作掌握更熟練,減低當中發生危險的情況。在教練的角度,面對一位90多歲的長者,其挑戰莫過於是執行時的安全性,包括︰運動預設、動作起止點的注意、足夠休息時間、強度的選擇、心率及呼吸表現等等。除上述考慮外,筆者會要求自己對長者給予更多耐性及鼓勵,多加聆聽,試讓他回復年輕的心境,希望他每次做運動時也會面掛歡笑及得到運動帶給他的滿足和自信,並期盼下一次的訓練。
撰文:聖雅各福群會永嘉諾健體中心經理陳國雄
隔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