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專題】
「港股大時代」一周年,回顧過去一年,恒指高低波幅達到一萬點,但觸發港股大時代的互聯互通空有制度、未見資金南下,中港股市齊齊攬炒,恒指更跌至遠低於大時代未出現之前水平。昨日港股收報20266點,較一年前低了約5,000點。
記者:張活儀 張綺敏
港股大時代由中證監於去年3月27日所觸發,中證監公佈容許公募基金投資港股,連同以前推出「滬港通」,加上「深港通」的憧憬,港股在隨後6個交易日最多大升3,436點,挑戰二萬八關。其中,去年4月9日早上,恒指最多曾升1,685點,單日主板成交2,915億元,為史上最活躍。
最高位見28588點
其後《人民日報》連續發文,先稱這個牛市有利經濟,再指滬綜指在4000點才是牛開端,中港兩市升個不亦樂乎,直至去年4月底,恒指觸及28588點,當時並沒有投資者為意,這已是大時代的高位。
至於內地A股升勢持續至6月份,中央着手打壓融資融券防股市泡沫,卻弄成慘劇。滬綜指在去年6月12日的5178點見頂後,出現暴瀉,半個月累計跌過千點,至6月底,人行宣佈雙降,成為救市第一招。
雙降不但沒有「谷起」股市,滬綜指在隨後一個交易日,即6月29日,先升後倒跌3%;港股亦大跌696點,其後更急劇下挫。去年7月初,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不滿救市力度,一聲令下展開暴力救市政策系列。
中央暴力救市無效
股在國家支持下,越救越跌至3500點水平;港股對牛市失信心,7月8日恒指最多曾跌2,138點,見22836點,埋單日跌1,458點,報23516點。當日不少內地私募基金被強行斬倉,面對瀉完又瀉的股市,中證監再出招禁大股東及管理層售股半年,兼緝拿惡意沽空,中港股市始反彈。
反彈浪只維持約一個月時間,在8月11日,人行突然進行滙改,觸發中港股市新一輪暴跌,港股跌至全年低位20556點才止跌。踏入2016年首個交易日,內地實行熔斷機制,四個交易日內兩度跌至提早休市,逼使中證監叫停有關機制,四個交易日內,滬指已大跌11.2%,港股亦跌穿兩萬關。
內地更出現走資潮,衝擊資本市場,中國外滙儲備於去年12月及今年1月均錄得千億美元降幅,港股於2月12日跌至18278水平。直至3月兩會期間市場憧憬改革,中港股市才出現反彈,惟恒指只能於2萬點關口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