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籽】官越大章越小 北韓徽章儲上癮

【文化籽】官越大章越小 北韓徽章儲上癮

【文化籽:鑑藝藏珍】
北韓,世人眼中的陌生國度,聽到的消息不是核武就是軍事演習,想起都怕怕。看完美國喜劇片《刺殺金正恩》(The Interview)、聽完毛記電視惡搞歌曲《北韓海闊天空》,嘻嘻哈哈之後依然對這個國家一知半解。越封閉,越令人嚮往,任職文員的37歲港人許家亮(Thomas)2008年曾跨越鴨綠江踏足北韓,自此愛上收藏北韓徽章,數年間搜羅逾百枚。從金日成的個人徽章到金日成、金正日父子的「雙像」徽章,當中轉變也反映了北韓政權的更迭。以小見大,原來從細小的徽章中,也可窺見這神秘國度。

如果有幸與洪永城一樣去過「那遙遠的地方」的話,你會發覺當地除了沒有互聯網、沒有羅密歐與茱麗葉外,另一顯而易見之處是北韓人胸口都佩戴有一枚徽章,形狀各異,有扇形、旗形或圓形等,徽章內大多是金日成頭像,或父子二人的合併頭像,亦有人佩戴北韓國旗徽章。在香港,竟然有人因踏足北韓後,深深地迷上了那細小的胸前頭像,更在facebook開設「金日成章/Kim il sung badge」專頁。「有段時間感覺是被金日成塑造的樣子迷倒,很像一種宗教信仰,覺得很特別。」

37歲的Thomas自小喜歡研究共產主義,2008年曾踏足北韓國土。

家中有十多本關於北韓的中英文書籍,這本《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的內容,是美國記者Barbara Demick訪問脫北者的故事。

Thomas用八年時間收藏了逾百個北韓徽章,當中大多是金日成像。

早期五、六十年代的徽章是雕刻而成,多購自東歐。

六十年代中至七十年代中,開始以畫像或相片取代雕刻的頭像。

國家配給 人民丟失受重罰

Thomas自小對共產主義色彩的國家甚有興趣,踏足過古巴、越南,2004年開始在網上購入第一枚北韓徽章,之後也零零散散儲下幾張北韓宣傳海報,他說那時說不上迷戀,更多是好奇。想不到2008年的一次北韓之旅,回港後卻慢慢愛上胸前那玩意,從中國遼寧丹東、日本及拉脫維亞、羅馬尼亞等地區搜羅,試過在火車上買到劣質徽章,也試過與挪威青年互贈珍藏。單純以數量來講,百枚不算多,但幾乎每一枚都得來不易。「在北韓,徽章是由國家配給的,數量有限;印有領導人頭像的東西,也不能自由買賣,只有小量流出國外。」一般人唔見徽章或會覺得可惜,北韓人若然丟失可不是打pat pat那麼簡單,分分鐘面臨重大處罰,甚至坐牢。
Thomas更要面對多一重難題,「關於徽章的年份、歷史背景都相當缺乏。」家中藏品只不到十分一有來歷及資料,其他多數靠北韓出版的圖書進行推斷,「許多領導人照片都有註明拍攝年份,通過對比身邊人佩戴的徽章,可大致推斷徽章的年份。」
雖然佩戴徽章是北韓人日常的指定動作,不過最初只有高官才佩戴,1970年,金正日在勞動黨第五次大會上提出製作金日成徽章,1972年金日成60歲之際,徽章也加上了勞動黨黨徽,並要求每個國民佩戴。「不同人有不同形狀的徽章,戴在左邊胸口;冬天穿外套的話,通常會戴在裏面,因為會離心臟近些。」Thomas說徽章的大小也有含義,「通常地位較高的人,佩戴的徽章反而相對細小一些。」這是他翻查資料後得出的結論。
別看徽章表面只是簡單的領袖人像,但內裏其實相當考究。除卻金日成一人頭像外,也有金日成與金正日的「雙像」徽章,Thomas說應是在北韓政權交替之時所推出。1974年,勞動黨的八中全會確認金正日為金日成的接班人,之後慢慢有雙人章出現,尤其九十年代初最為盛行。「徽章背後反映了北韓政局的變化。」1994年金日成離世,金正日個人肖像的徽章也逐漸出現,不過Thomas說只有金正日像的徽章並不多,相信是較高層的人才可佩戴,「一般百姓都是戴金日成的徽章,或者是父子二人的『雙像』徽章。」

Thomas遊北韓時攝得一群學生在金日成廣場,為文藝節目《阿里郎》表演作綵排。

兩年前在高雄的《神秘日常——北韓手繪海報藝術展》上,Thomas(紅衫)展出其北韓徽章收藏。

1972年金日成60歲壽辰,其徽章開始普及,下令每個國民都要佩戴。圖為金日成萬壽台紀念像徽章。

北韓人民佩戴的徽章,見證政權的更迭。

見證政權更迭 未見金正恩頭像

不僅徽章肖像有別,原來連肖像上的表情也不同。「金日成在世時,徽章的金日成像表情較嚴肅,離世後由兒子金正日掌權,推出的金日成徽章則是慈祥的微笑,感覺比較親民。」之後也有微笑的父子徽章,金日成離世後,北韓重新推出尺寸較大「雙像」微笑徽章。原本「雙像」徽章只在金日成誕辰(4月15日)頒發給有功勞的人,幾年前開始連一般人也頒發,變得較為普及。
當然,世人最好奇的,是金正恩成為新領導人後,有沒有推出自己的徽章,或在爺爺父親的徽章上加上自己的樣貌。「目前尚未見到他的徽章,回望金日成離世後,有段時間也沒有金正日自己的徽章,金正恩可能也是這種情況。」他不排除金正恩的徽章已出現,但即使有,也應是由上至下推行,最後才慢慢普及至平民百姓,亦見證政權的更迭。話雖如此,去年連金正恩本人也試過不戴徽章在公開場合露面,第一夫人李雪主更多次被影到以胸針代替徽章,似乎有意走出祖輩的傳統道路呢。徽章會否在北韓人民胸口消失,誰也說不定。

北韓一家親擺設,(左起)金日成、其妻金正淑和兒子金正日。

國旗章
從日本搜羅印有北韓國旗的徽章,Thomas說是給當年在日本的北韓僑民佩戴。

金日成花章
是一種在印尼培育的混種蘭花,據悉1960年代金日成應印尼總統蘇卡諾邀請進行國是訪問,參觀植物園時被這種花吸引,蘇卡諾於是將其命名為金日成花。

星形章
印有金日成父子軍裝頭像的星形徽章較為罕見,但Thomas曾見過北韓女交警佩戴。

官方第一章
1970年,金正日在勞動黨第五次大會上提出製作金日成徽章。此章是當年官方統一製造的第一款徽章。

北韓奧運章
奧運會北韓隊徽章。

金正日花章
是一種由日本所培植的秋海棠花,後來因作為慶祝金正日的生日禮物,被命名為金正日花。

青年團章
徽章有不同形狀,這種扇形徽章是給青年團佩戴的。左邊徽章的金日成像較慈祥,是其死後才出現,右邊生前的形象則較嚴肅。

大小章
Thomas說在北韓,地位越高的人戴的徽章越小,換言之領導人戴的徽章最小。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記者:劉東佩
攝影:許先煜
編輯:謝慧珊
美術:楊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