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中心?非法集資中心?(李平) - 李平

金融中心?非法集資中心?
(李平) - 李平

【盡論中國】
上海當局、媒體昨日忙於解畫市政府剛頒佈的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20條之際,「又一個百億級理財平台被立案調查」的消息令輿論譁然。警方在A股收市後證實,中晉股權投資基金管理等中晉系相關聯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和非法集資詐騙犯罪,公安在機場截獲準備出境的中晉系實際控制人徐勤等,並抓獲其餘20名核心組織成員。
據報道,中晉公司的公告顯示,截至2016年2月,中晉合夥人的投資總額已突破340億元,涉及人次超過13萬,其中60歲以上的投資人超過2萬。中晉一旦倒閉,勢再掀金融風暴,連同去年底上海大大集團被警方立案調查、金鹿財行上月底發生擠提事件,令內地民眾都開始質疑,上海是可以壓香港一頭的新興國際金融中心,還是非法集資中心?
上海企圖取代香港成為區內金融中心,雖然有天時地利,但始終欠缺人和。一方面,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主要因素,公認在於可信賴的法治、透明的監管架構、資金自由流動,這些都是上海迄今望塵莫及的。另一方面,上海的地位,包括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受到中共權鬥的掣肘,不只金融創新、金融監管受制,連金融風暴爆發的時機也有配合權鬥之嫌。

中共權鬥延伸至金融領域

上海市政府金融辦昨日就出台《關於進一步做好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的實施意見》答記者問時,自稱當地「非法集資風險總體平穩可控」,反而指「全國非法集資形勢嚴峻,案件高發頻發,涉案領域增多,作案方式花樣翻新,部份地區案件集中暴露,並有擴散蔓延趨勢」。矛頭似乎指向最早引起全國關注的北京e租寶事件。
從e租寶到大大集團再到中晉資產,這些以網絡理財為名的集資平台,實際上無異於金融網絡傳銷,甚至被視為新一代的龐氏騙局。最高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上月向全國人大提交的工作報告指,檢察機關過去一年突出懲治利用互聯網金融平台進行非法集資犯罪,起訴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等涉眾型經濟犯罪12,791人。而北京、上海等大都會陸續揭發網絡金融傳銷平台,顯示中國的金融監管從法律到架構都有問題,負有金融創新任務的上海自貿區在這方面也沒有貢獻可言。
其實,在去年中國A股狂瀉、李克強主張暴力救市後,公安部副部長孟慶豐率跨部門工作組南下上海,調查惡意沽空問題,就讓外界猜測上海捲入了股災幕後的權鬥,甚至猜測江派人馬在其中的角色和目的。在習近平、江澤民爆發「核心」之爭後,在今夏北戴河會議之前,上海金融風暴再起,不只印證上海欠缺作為金融中心的法治保障、良好監管,更讓人關注中共高層權鬥在金融領域的延伸。
( https://www.facebook.com/appledaily.liping )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