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物達人】老字號宇宙船執笠 新舊玩具店大不同

【玩物達人】老字號宇宙船執笠 新舊玩具店大不同

有三十多年歷史的玩具店「宇宙船animate」近日多間分店結業,全盛時期共有四間分店的老字號,旺角兩店已人去樓空,太子店會在4月10日結束,之後只剩灣仔店。 翻查歷史,宇宙船在1985年開業,屬第一批在港出售日本水貨玩具及動漫周邊的店舖,可能比不少動漫迷還要年長,三間分店短時間內結業令一眾玩具迷不勝欷歔。這次我們就找來新舊玩具店,細說本地玩具店情懷。

賊船其實有眼光

旺角信和店兩間分店已停止營業。

不說不知,原來宇宙船第一間店舖是在旺角麥花臣球場附近、有「影印商場」之稱的得寶大廈商場。動漫雜誌前總編朱永佳(Ray)就說當年旺角玩具店比較分散,勝利道、廣華街一帶皆是動漫迷蒲點。宇宙船能成為一代icon,Ray指他們反應快、眼光獨到,「佢入到一啲人哋無嘅貨,好賣自然個價都會高,玩具迷幾貴都會上去俾佢掠,或者因為咁大家起咗個花名,叫佢『賊船』。」他續指大舖式微原因很多,近年玩具店面對網購、日圓匯率浮動等問題,不少老店都做不住,但又不代表玩具店衰落,只是規模比較小,甚至以網店、樓上店形式營運。

舊玩具舖多精品

女動漫迷賴可恩(Peggy)讀書時期開始蒲旺角玩具店,她覺得以前店舖比較多元化,「女仔唔玩模型玩具,但我就鍾意日本動漫啲書同精品。」帶來的收藏品中都購自宇宙船,月曆和文具都有,相對之下現在的玩具店比較集中售賣模型和figure,「以前行旺角可以行成日,唔只玩具舖,樓上書店依家都少咗。」

由大變小自然演化

前動漫雜誌《A-Club》編輯簡偉文(David)則認為玩具店由大變小是一個演化過程,「八、九十年代動漫生意像舊式公司,用一大筆資金落單入貨。後來有人坐飛機走水貨,到網絡代購。做動漫生意係越拆越細,小規模至格仔舖都做到,大舖好難做。」不過就覺得網購不能完全取代實體店,玩具迷享受和別人分享心頭好,落店除了格價也會打躉閒聊,這種銷售體驗是不能取代的。不過他就偏愛九十年代的動漫玩具店,百花齊放較有特色,「可能那時租金比較平,店員特別多時間同客人傾偈,久而久之就變咗專賣某一類型嘅產品。有啲係細路舖,有啲就賣模型,同o依家好唔同。」

新生代買玩具都睇感情

資深動漫迷分享過新舊玩具店不同,新一輩也有看法。90後幪面超人fans大和與他的朋友均對宇宙船等大店印象一般,覺得價錢貴,店員也比較冷漠。除了售價,和店舖人員交流也會影響他的購物選擇,「識得啲老闆可以畀我由晏晝hea到夜晚,除咗玩具,佢哋都好熟作品內容,會傾下好唔好睇。」不過也對玩具店執笠感到可惜,近年他也有感玩具店生意難做,以現時點為例,賣LEGO的店舖在近年大增,有賣幪面超人產品的店舖則至少執了4間,「一條400、500元的變身腰帶炒高200、300蚊都好常見,都驚越嚟越少舖頭,價格被壟斷會越炒越貴。」

記者親身走訪信和商場和現時點,玩具店數目和一年前相若,現時點更少了吉舖,場內以LEGO店最多。宇宙船結束分店,似乎只是個別事件。不過也有店主表示行內競爭激烈,偶有具爭議性的經營手法出現,假如熱賣商品到貨後,店舖寧願以炒價發售,也不留給預早以較低價落訂的顧客。舊式大型玩具店要轉型,新的個體戶玩具店面對的困難也不少。

動漫雜誌前總編朱永佳指宇宙船具代表性,當年很多貨只有它有辦法入到,但又謂年代不同,玩具店轉營已久,不覺大店式微特別可惜。

動漫組織「會館」女館長賴可恩當年每年都會訂購動漫月曆,精品類產品還包括文具。

前動漫雜誌《A-Club》編輯簡偉文認為九十年代是香港動漫文化的全盛期,比較多有特色的玩具店。

除了信和,現時點也是目前玩具迷的蒲點。

幪面超人fans大和有網購習慣,但也愛逛玩具店,除了格價外,和朋友及店舖間的交流也會影響他的購物選擇。

記者:司徒港燊
攝影:楊錦文